判处缓刑或不予刑事处罚。同时,也应当把有能力而拒不履行附带民事诉讼义务作为撤销缓刑的法定条件之一;在减刑和假释问题上,也可以把是否履行附带民事 ;当事人提起损害赔偿的请求系针对其它负纯粹民事责任的人提出,而不单独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因刑事犯罪行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或者物质损失,民事权益急需救济而赔偿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4.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规定,从而也背离了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于刑事诉讼法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的规定,司法机关又通过制定司法解释的方式予以限制。比如关于 仍然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超职权主义因素,比如,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仍然必须承担如实陈述的义务,而无权保持沉默。这些超职权主义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7.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不受犯罪分子的侵害以外,主要指:(1)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等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行使;(2)保证无罪的人不 辩护或委托辩护人辩护。(2)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在向被告人送达起诉副本时,应当告知他有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的权利;被告人是聋、哑,或者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2.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来申请获得法律援助(而事实上许多侦查机关、审查起诉机关并不告知犯罪嫌疑人这项权利,即使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请,也不转达),并须经过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批准,[ 最高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司法部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将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不得克减的义务,推广到所有有死刑可能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17]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3.html -
了解详情
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时第253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分别告知其在审查起诉阶段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上述规定表明,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审查起诉的必经程序和法定方法,对于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而言,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其一项重要的法定义务;而对于涉案嫌疑人而言,却是法律所赋予的向司法人员陈述案情和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71.html -
了解详情
罪行;二是刑讯逼供利益论,认为刑讯逼供虽会造成一定消极后果,如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等,但却有助于迫使犯罪分子交待罪行,有利于侦破丛案、串 有两种:消极模式的,则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享有沉默权,但司法人员无告知的义务。确立积极沉默制度目前在我国尚有较大的阻力。但我国已签署了联合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69.html -
了解详情
是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庭审前。并规定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有责任和义务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的时间和方式。在司法机关完成上述告知的 在逃的被告人是否可以缺席判决的问题。在审理故意伤害案件时,会经常遇到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有一人或数人在逃的情况,不但影响着刑事诉讼案件的事实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98.html -
了解详情
的阅卷权不容忽视,载《中国律师》2009年第9期;韩嘉毅:辩护人有权利、也有义务保证自己的当事人充分阅卷,载韩嘉毅律师的博客,http://blog. 反对赋予被追诉人阅卷权的各种论点,参见石献智:律师能否将复制的案卷提供给犯罪嫌疑人,载《检察日报》2008年8月6日;等。 [4]有关折中的观点,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1.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得到有效质证。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条就明确规定,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鉴定结论时,可以只告知 律师那样受严格的法律和执业规范约束,因此,应该对专家证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给予一定的限制。(2)如果法官认为不需要专家证人的帮助,那么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60.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得到有效质证。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条就明确规定,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鉴定结论时,可以只告知 律师那样受严格的法律和执业规范约束,因此,应该对专家证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给予一定的限制。(2)如果法官认为不需要专家证人的帮助,那么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