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在看守所内等待判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在看守所或监狱已被判决的罪犯,二者在劳动义务上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必须参加劳动,也就是义务是否具有强制性 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这样以积极劳动表达自己真诚愿望的罪犯给予一定宽恕,如监狱内施行的劳动积分考核制,是作为减刑的具体判断依据,如果服刑人员有劳动能力但拒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705.html -
了解详情
监管人员,即在看守所、监狱等监管场所履行看押、管理、教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职责的工作人员。对于监管人员能否成为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有不同认识。笔者 他人谋取违背自己职责要求的利益,如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等,笔者将该类犯罪统称为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47.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缺乏相应的程序保障。世界各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对老年人犯罪普遍存在重刑罚执行中老年罪犯问题,而轻犯罪追诉中的老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问题。我国历史上矜老恤老 、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并且不能忽视取保候审、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程序环节对老年犯罪嫌疑人、服刑人的照顾。 (四)发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0.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劳动报酬回馈社会、补偿受害人的恢复性司法制度,促进罪犯更好地感悟劳动;6、利用监狱所特有的减刑等激励约束资源,发挥行政和刑事奖罚措施的作用 监狱制度比较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金鉴著:《监管改造罪犯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江苏区监狱工作考察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30.html -
了解详情
无疑是一种折磨和不人道。笔者认为,既然死刑中有不立即执行的规定,这就说明罪犯尚未改造之余地。给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乃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立法宗旨。循着这条宗旨 则是现实和迫切的要求。 除总原则外《公约》还对死刑的执行方式及罪犯的要求赦免减刑权作了相应规定,即任何人均不得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23.html -
了解详情
应享有请求减刑或赦免的权利。就死刑赦免制度建设而言,应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最高的赦免机关;赦免的对象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不包括死缓罪犯; 必须由死刑犯本人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赦免请求;决定是否赦免的根据,主要是依据罪犯犯罪的主观方面和最后态度,以及综合犯罪的危害程度、国家利益等各个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1.html -
了解详情
在判决时,可做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对于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在减刑、假释条件上给予适当放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就可减刑, 。为此,家庭、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应及时解决刑满释放或假释后老年罪犯生活出路问题。各地老龄工作机构和民政部门应协调好工作,在安置上给予适当关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0.html -
了解详情
转变。近代学派的理论,适应了加强社会防卫的要求,他们提出的刑法改革,如缓刑、减刑、假释、累犯加重,不定期刑、保安处分等等,已成为许多国家刑事立法的内容。 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贝卡利亚是主张双面预防的。他说: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边沁也是主张双面预防的,他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0.html -
了解详情
的矫正教育格局。[20] 由此可见,目前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注意运用教育学的方法研究监狱罪犯的教育改造问题,教育学中的启发式、感化式、开放式、因材施教式、循循善诱式 了美国矫正协会。1870年,第一届国际监狱大会在伦敦召开,提出了让罪犯改造复归的基本宗旨。从此以后,刑罚理念在西方出现了重大变革,刑罚制度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42.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从而扩大了自首 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第十五条第(三)项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