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第七十九条公安机关及其 执行方式和期限;(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65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监督,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和加强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下面笔者就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制度完善,谈谈自己的 规范化、队伍建设正规化。公开审查制度要求在办理民事案件中要坚持立案公开,履行告知义务,公开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公开审查结论,使民行监督置于阳光地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23.html -
了解详情
、控告,以及向同级检察院或上级人民检察院申诉的做法,并未解决这类违法行为的救济途径的问题,因为泛泛地赋予一个申诉权而无明确的程序性设计,其实是一种 的义务规定,但追诉机关或人员违反这些义务性的规定,被追诉人往往也无法获得有效的救济。对一般的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行为,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获得司法救济。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48.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难以得到有效质证。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条就明确规定,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鉴定结论时,可以只告知 指明的外,文中所称的当事人既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双方,又指刑事诉讼中的侦控机关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参见[英]J.A.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60.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难以得到有效质证。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条就明确规定,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鉴定结论时,可以只告知 指明的外,文中所称的当事人既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双方,又指刑事诉讼中的侦控机关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参见[英]J.A.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59.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高院提出上诉,但前景如何,尚不得而知。较有讽刺意味的是,原审法院下行政裁定时竟然未卜先知,告知两家公司,上诉没有用,北京高院肯定维持一审 也就是说,根据民事判决书这一证据,应该允许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当事人提出行政诉讼。否则,受害人就没有了任何的救济途径。 最后,谈一下国资委可否担当被告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4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表明身份、说明理由、给予相对人陈述和辩解的机会、告知申请救济的途径等。 (三)增加救济途径 对人民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应当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而 ,造成车票的损失;因违法继续盘问而被留置等,就可以申请司法救济,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救济自己的权益。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人民警察法》对此并没有做出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9.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申请法律援助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 援助对象的贫穷,也在于案件性质的特殊性。刑事法律援助的对象与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中的法律援助对象相比所具有的这些特殊性,原因在于:第一,如果说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9.html -
了解详情
在犯罪主体、客观行为上对于司法人员、刑事诉讼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委托代理人的平等对待,并明示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更应率先垂范、规范取证, 、完善律师惩戒的分流程序或承继程序,[16]将大量的律师违规行为通过律师行政管理机关或律师协会的惩戒机制加以疏导、排解,通过严格界分轻微违规、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7.html -
了解详情
内作出再审裁定的情形,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法律没有进一步规定,检察机关缺乏行之有效的救济途径和手段。实践中,民事检察工作有没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院 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5]赵钢:并非仅仅是地方各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