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等之地位,当事人才可能通过有效对话和交涉而寻求合意;其二,当事人对作为纠纷之标的的权利义务具有处分权。惟有基于自主的处分权,当事人才有可能通过相互的 年废止的《行政复议条例》中也规定:“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现行《行政复议法》中对此未做规定,根据一般理解,未经法律授权,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中应当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证据规则,但由于它与我国现行民诉法的基本规定相冲突,故不仅受到一些案件当事人的抵制,而且遭到来自法官的质疑。同时,由于它在审判管理上的重要性 尽可能地实现客观真实;3.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充分赋予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手段和机会。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也应当遵循此种理念。(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99.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美国学者格雷看来,“法官是一种由某一有组织的机构任命,并应那些向其主张权利的人申请而确定权利和义务的人。正是由于必须有一项向他提出的申请他才 的。当然,也有学者对司法独立作出过不同的归纳。如有人将司法独立的要素视为对当事人的独立、职能的独立、机构的独立和内部的独立等四项[xxi],有人则将司法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诉讼中已有相关规定,但还不够明确、完整。笔者认为至少还应在分则中增加以下内容:1、在第五章第一节关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第五十条第三 勘验结论。”第八十八条修改为:“调解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动员和强迫当事人接受对自己明显不利的调解,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第一百零八条增加一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0.html -
了解详情
.在调解制度中,双方当事人将自身权力自愿置于中立法官之下,前提条件是法官具有公信力,也就是说法官必须取得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充分信赖,使当事人能够放心地把自身权利托付 拖,寓劝于拖.实践证明,冷处理是对待情绪激动的当事人的十分有效的办法.当然“拖”是有限度的,是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限内适当地拖一拖,让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35.html -
了解详情
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协商性司法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则不可遏制。协商性司法的价值在于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通过协商对话来调解纠纷,在民事审判中我们称之谓调解制度 十四条规定:“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开庭时应当先行调解:(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2)劳务合同纠纷(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05.html -
了解详情
在逐年增加,人民检察院参与这些民事案件,是最合适的利用国家公权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代表。 民诉法规定的引发再审程序的三种方法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源于当事人的 诉讼前或诉讼中以书面形式约定对所发生的争议不得提起再审,以凝固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民事流转和社会的安定。在此前提下,无论争议标的额大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6.html -
了解详情
充实和强化 促进审判过程民主化的另一种举措是强调判决应该以当事人的理解和合意为基础,支持通过协商和调解自主处理案件中的各种问题。在一定限度内甚至也可以 )50-51页。 [64] 其核心观点是相对于法院的当事人的权利扩张到审判程序形成这一层面,注重当事人相互之间的平面性责任分配。例如,井上正三“诉讼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html -
了解详情
风气,当代世界各国都有一些对“滥诉”(包括轻浮诉讼和恶意诉讼)的限制措施,例如对诉讼标的额的规定、强制调解(或仲裁)、一事不再理、审级限制等等, 排除司法的最终审查权,因此,在鼓励自治的同时,应给当事人保留一个最终寻求司法审查的权利和机会,使ADR处于司法制约之下。特别是在中国,目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html -
了解详情
,如规定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不得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传闻证据不得采纳,非法获得的证据不予认定[xxii].这些程序设定的目的在于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因为 审判制和合议庭的职权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审判方式的改革经验在1991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已有所体现,如该法强调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强调法院的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