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应当以质证为中心。要而言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是从审判在刑事诉讼的特殊地位和法官在刑事诉讼中的独特作用出发的。在现代法治国家,只有法官才能定人的 意义所在。同时尽量减少法官在法庭外调查核实的活动,限制证人在庭前特别是在侦查期间所作书面证言的使用。 关于第一审程序的完善,涉及问题较多,我认为要着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56.html -
了解详情
的,比如之前控辩任何一方曾向对方出示某证人证言的主要内容,但证人在出庭作证时对方认为其证言主要内容有新增加的成分,出示方又坚持并非新增加而是已经 项目《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编号:06SFB2 03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参见龙宗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下)》,《政法论坛》1998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5.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 保护刑事被告人充分享有并有效行使对其不利证据的当庭质证的权利。其要求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应当以言词形式在法庭上提供口头陈述,有关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的法律活动。从不同角度考察,公诉活动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程序性意义:发动并推进审判程序、约束审理和裁判范围 一是 实体公正,而对程序公正重视不够,对程序不公正对实体公正的负面影响重视不够。例如,目前的公诉举证,主要依靠书面证言,而证人很少出庭。有争议案件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0.html -
了解详情
辩对抗的当事人主义审理模式,被害人更多地作为公诉人的证人参与庭审,缺乏自己独立的诉讼主张。而在量刑程序中,被害人是作为和公诉人、被告人一样有平等量刑建议权的 导入》,《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李扬:《三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刑事诉因制度研究》,《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 [3]参见[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前,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是证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当事人地位都没有得到确认。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赋予了被害人一定 的权利,是刑事诉讼领域国际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3款规定任何人不被强迫做不利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5.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进行辩护。为落实指定辩护制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律援助制度,则成为刑事诉讼中的新生事物。 (4)弱化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刑诉法修改后,公诉案件在向 天经地义的普遍现象。而在我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在审判实践中证人出庭的比率很小,大多数案件都是以书面证言代替了出庭作证,这一现象事实上成为了制约我国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45.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意义乃是在于体现了刑事诉讼中的宪政价值,保障刑事程序的实施。 在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和证人的人权保障,有助于促进刑事 ,两高三部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详细规定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与辩解、鉴定结论和勘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905.html -
了解详情
不存在的法律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以实现对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局部修正。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倒置主要针对因果关系和过失这两个要件事实。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 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但如果对方当事人对证人证言提出异议的,庭审阶段仍然有权对证人进行质证,证人不能以证据交换时已经作证为由拒绝作证。这一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5.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的文字材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证人证言,只要在法庭上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 成文法的国家,司法实践应严格依法办事。第一,应从立法上明确调查员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身份,使其选任、职权、责任等方面真正有法可依。第二,主体应当细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1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