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行为,均不负刑事责任。虽然《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对于因为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责令他的家长 与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的实际是相符的。首先,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的机会不多;其次,从当时的社会治安状态来看,我国社会治安总体趋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917.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性小则应当从宽处罚。由于预防刑的裁量是刑罚个别化的过程,所以,不能追求量刑平衡。在任何犯罪中,表明被告人再犯罪危险性小的情节都应当受到重视,对罪行 的法律意识,促进国民的守法观念,强化国民的法律认同。但是,法官难以预测出判处何种刑罚,可以使国民的规范意识得到强化,可以训练国民对法的忠诚。例如,倘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313.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行为没有受到刑法规制。在依法治国写进宪法的时代,我们需要反思以往的刑事政策是否符合法治精神与法治原则,需要在法治视野下考虑刑法处罚范围,需要 手段,与此同时,个人行为所具有的潜在危险也飞跃性地增大,人们不知瞬间会发生何种灾难。此外,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恐怖活动一旦得逞,所造成的法益侵害不堪设想。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833.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到公民的性的自主权。严重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相对较轻的行为却要受到刑法的处罚,这无疑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相悖。 与此类似的轻重倒置的还有侮辱尸体罪。 条规定:以暴力、强制、威胁或趁人不备,施以任何性进入行为,无论其为何种性质,均为强奸罪。在这里不仅强奸行为实施者与被害人都包含了男性和女性,并且性进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404.html -
了解详情
施罗德也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认为即便是将证明危险不发生的责任强加给被告人,较之完全没有免责的可能性而受到处罚而言也是有利的,因而并不存在问题。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120页。但是,通过何种具体解释方法来说明相应行为实质上并不符合刑法条文的规定,论者并未明言。不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393.html -
了解详情
学中的反映,认为洗钱存在金融风险进而会影响金融安全。但无论上述三种观点存在何种内在的差别,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研究表明,金融安全是一个宏观概念,(21 药物犯罪之不法收益免于受到妨害。(54)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多认为洗钱罪保护的法益是对国家司法权行使的妨碍,国家司法权的行使应该可以成为处罚洗钱行为之法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816.html -
了解详情
学中的反映,认为洗钱存在金融风险进而会影响金融安全。但无论上述三种观点存在何种内在的差别,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研究表明,金融安全是一个宏观概念,(21 药物犯罪之不法收益免于受到妨害。(54)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多认为洗钱罪保护的法益是对国家司法权行使的妨碍,国家司法权的行使应该可以成为处罚洗钱行为之法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671.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就可以不再追究。⑸有学者指出,从刑罚执行的效益性原则看,虽然犯罪人没有受刑罚处罚,但事实上经历了一定的痛苦,而且不执行刑罚便达到了预防犯罪的目的,所以 力量,也暴露了这一力量的有限性。因此,无论国家对犯罪人施以何种刑罚,都无法彻底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人际和谐。然而,国家越是无法满足正义的相互性,它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06.html -
了解详情
科刑基础的行为是现实的行为,只要没有现实地表现于外的行为,个人就不应该受到处罚(现实主义)。作为刑法客观主义的对立派别,刑法主观主义主张,犯罪人的反社会性,也就是 做准备的行为),双方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才有可能判断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何种作用。刘明祥教授进一步认为,第29条第2款中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101.html -
了解详情
了对证人的财产以及近亲属的相关保护,也缺乏对保护证人的职责由谁承担、采取何种保护方式、保护证人的期间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第四,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有着深刻 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裁定对其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1款);证人在受到前罚款处罚后,经再次合法传唤仍然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