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该罪的法定刑也应比诈骗罪或伪造证据罪处罚的法定刑略重较为合理。 ------------------------------------------------------------------- [1] 李龙.民事诉讼欺诈与应对策略研究[J].人民司法2006.5 [2] 陈桂明,李仕春.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52.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债权人没有明示免除某债务人的连带责任或债务,则各责任人的诉讼地位应为共同诉讼人,尽管按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原告可选择被告人,债权人只 健才.民法通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佟利建.论经济纠纷中的连带责任[J],法学与实践.1996,(5). [8]赵炳霖,乐嘉庆.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4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不应以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确保司法公正为由强行对当事人自主处分裁判结果的权利加以干预。除非当事人的处分侵犯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利益。否则,公 程序的提起应转向当事人根据再审事由来启动,逐渐取消公权力对私权的侵入,褪去我国民事诉讼中长期固存的超职权主义色彩。同时,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5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效衔接成为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概念及其优越性 诉讼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 。 2、人民调解协议救济制度的完善 ①经庭前调解机构司法审查的人民调解协议,违反当事人自主、处分原则的;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损害国家、集体及社会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95.html -
了解详情
,总体上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释明权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融合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内容的表现,是对辩论和处分原则的补充和强化,有利于实现程序正义所提倡的心证 明权,令其除去或变更不当之处。除去不当的释明主要有:第一,诉讼请求不适当。例如自诉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显无胜诉可能,法官可以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1.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内容的体现。正式听证必须公开,但并不是绝对的原则。在程序上,听证制度没有固定的格式,是一个灵活适用的程序,行政主体视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事前听证,事后 而起诉的,因此应该属于行政案件,但是这类案件是由民事案件引起的,鉴于此,笔者建议,适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首先,我国法律对此应予以规定。因为采取行政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08.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当事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调解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和提高办事效率。如果通过调解解决了 相矛盾,违反了民事权利合法自由处分原则。[1]《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它肯定了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0.html -
了解详情
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甚至少数地方法院为争夺案源而滥列第三人,变相扩大管辖权,有悖诉讼公正和处分原则。 因此,笔者建议增设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应诉 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即原告就被告原则。协议管辖是指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3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庭前准备工作很不充分。这一弊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颁布实施后有所改善,但因其与民诉法有关规定相冲突,实施效果不容乐观 《规定》没有在立法中被肯定,同时与国外相比,还不够健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1.在证据交换中应遵守当事人处分原则、对等原则,进而由法院将双方交换过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7.html -
了解详情
,而采用选择退出规则后,申请退出的也只有15%,也就是说,大概可以解决85%的纷争。因此,证券民事诉讼中,由于受害者的人数难以确定和投资者小额赔偿请求的 中代表人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其他当事人的代理人,又是本案当事人之一。代表人作为当事人应当享有实体处分权利,但是当某人被选作代表人后,其权利就受到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