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一起纠纷之所以久拖不决,一个原因在于当事人存在误解或妄想,准备程序通过对纠纷事实和法律问题的整理,令双方尽早摊牌,消除误解,打消妄想,使纠纷在庭审前 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扩大非讼程序的适用范围。非讼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运用较少。行政诉讼法上,非讼程序主要运用在非诉行政执行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不满意,而急欲解除婚姻关系。当其通过自行协商调解、行政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均无法达到解除婚姻关系的目的时,他突发奇想,试图规避《婚姻法》等法律规定, 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新婚姻法和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均为全国人大颁布的同一级别的法律,而婚姻法为特别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为普通法,在适用时如有冲突,特别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根据这一规定,有权申请执行的应当是: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经过复议的案件,如复议机关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 的不予执行,如矛盾的按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办理。对于适用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 三是审查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64.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客体的法律规定相矛盾。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源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法院若不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又怎能对具体 、送请裁决三种。 我们知道,按照司法权的一般原理,司法的过程也是适用、解释、判断法律的过程,解释和判断法律适用个案的有效性、适当性是司法的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5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于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 规定处理,只能参照行政复议条例或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 三、致害行为为刑事裁判行为的,通过上诉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确认 受害人对一审法院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5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不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就不能有效地贯彻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另一种意见认为, 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作了详细的补充:即1.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2.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12.html -
了解详情
分配,这一规定同时也为异地交叉管辖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 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便利诉讼和提高审判效率上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它在行政诉讼发展过程中逐步 认为,再上一级法院可直接提级管辖,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中级法院之间交叉管辖可能产生的法律适用及司法成本高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当事人诉讼成本增加数量相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赔偿法的此条规定是为了不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相冲突而进行的重申和明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赔偿规定》)第二十二条 》(以下简称《若干解释》)施行后,在审判实践中,关于起诉期限的法律适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争议。《赔偿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等法律适用规则判断和选择所应适用的法律规范,在本案中,按层级《渔业法》属于上位法、《条例》则 ,应以法律的规定为准。部门法律未作规定的,应以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为准,但告知的起诉期限长于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的,可以以告知的起诉期限把握。3、对被告作出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7.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和制约。但维护判决的目的和结果明显是维护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是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具体体现。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以此为目的,则偏离了 ,行政行为应没有任何瑕疵行政行为应当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而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的要求相对较低行政行为一般是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