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当事人在诉讼中必然有意思自由,必然有处分自己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权利,民事程序选择权作为一项程序权利,是立法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由,对当事人进行程序关怀 我国的群体诉讼逐年增多,如群体消费权益的保护、环境保护案件等等。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群体诉讼的规定比较粗疏,不能很好地解决群体诉讼的具体问题。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论》(《Diebeweislast》)中用了整整100页的篇幅(德文版)来详尽地论证关于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规范说理论。以下仅十分简要地介绍罗氏的主要观点。 关于各种情况下举证分担的具体规定不存在倒置的问题。从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来看,该条规定的确表达了证明倒置的意图。司法解释者是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7.html -
了解详情
上不会产生明显区别。四、自由顺序与法定顺序:举证时限的制度契机民事诉讼中关于诉讼程序进行的顺序问题,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与原则 的处理,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现在民事诉讼法尽管没有对审判委员会的审判职能作出明文规定,但基于各种原因,实践当中仍然奉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3.html -
了解详情
的24.4%.1998年的情况与前两年情况大体相当,全国法院共审理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4830284件,上诉的为285681件,占一审总数的5.9%,而 ,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不仅如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0条还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9.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其他委员难免心存顾虑,所作出的回避决定的客观公正性无法令人信服。对此,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该法第40条规定,对于要求独任法官回避的请求,由 声请时,在就该声明所作裁判确定之前,应当停止诉讼程序,但关于需要急迫的行为,不在此限,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也有类似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8.html -
了解详情
”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回避制度的理念和本义。(7)回避决定救济程序应该加以改进。各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决定救济程序方面的规定并无多大不同,只是我国民事 制度被滥用,从而做到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应修改立法,强化民事制裁措施。对于恶意提出回避申请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予以罚款和拘留。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
、被淡化。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规定》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中关于执行问题的规定基本上不再被引用,出于与破产制度协调的考虑, 把握,尤其《执行规定》的“执行完毕前”更是含义不明,难以界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终期时间的规定属于概括式。如何准确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清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8.html -
了解详情
分权行为能够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因此,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也同样符合民事诉讼主体的法律特征。笔者认为,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都应当属于诉讼当事人的主体 三人。针对这些情况,199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在经济工作中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第9条、第10条、第11条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0.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确有错误’或‘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等文字”的要求。4、关于民事再审裁定书中存在遗漏适用法律条文的问题。根据《纪要》的通知中附(三 对本案的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裁定如下:……”。这样表述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无明文规定。与举证无期限相适应,一个案件究竟应当提起多少次再审,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并无作出明文规定,如一个案件发生法律效力后,法律仅规定当事人提出申请再审 (5)认定案件主要事实的间接证据不足或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3、关于对原判适用法律是否错误的问题,应当明确界定为:(1)适用法律条款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