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由于律师的职责和权利,都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而产生的,律师的行为和目的直接代表着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在刑事和解的 有经验的执业律师纳入到人民调解委员会之中,建立律师独立调解人制度。发生纠纷包括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独立调解人,或者选择不同的调解人组成调解小组,以混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2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参与,减少了不理解而上访的情景。 (五)执行听证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执行有时会遇到和民事执行同样的问题。传统的执行模式是执行员个人负责, 情况经庭长批准,可适当延长审查期限。 (六)上访听证和申诉听证 上访程序在刑事诉讼法并无明文规定,是我国一种事实程序。依据我国体制设置,人大监督一府两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7.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 三是被害人精神抚慰权的忽视。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 法律监督的理念和途径,有利于强化法律监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有利于诉讼经济 现代法律制度除了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1.html -
了解详情
酌予从轻提供了合法的依据。 而且,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由于被告人往往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致使判决中的民事赔偿部分难以实现。这对于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原和解协议,转交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立案并起诉。 6、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 刑事和解必须增强社区的参与力。恢复性司法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实现犯罪者的重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1.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一般趋势,同时我国检察机关公益代表的立法确认,以及在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和近年来公益诉讼探索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社会对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 ,而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弱势群体利益的程序当事人,是代表国家干预民事法律关系,成为独立于普通当事人之外的特殊当事人。换言之,当检察机关在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1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令人遗憾的是,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仅限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领域,受到学者诟病的先刑后民的制度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实践对公共利益保护的急切需要 理论的一般规律才得以化解。也就是说,检察机关此时是原告,通过作为原告来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履行检察监督职责。如果检察机关同时又是法律监督者.那么这种角色混同将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4.html -
了解详情
太高就算了。律师在不明白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也对委托人提醒有很多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在诉讼中也确实存在虚张声势的做法,在没有真正的了解情况之前,不必太担心 而不把结果向当事人说明白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律师建议: 本人在接触的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中,真是一句话、一分钟就导致几万元的差距。因为除了双方实际情况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4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但是绝大多数法院在实践中已经采取了刑事和解活动。如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刑事自诉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和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5年 一些原本可以进行和解的案件就会因为没有人从中斡旋而失去和解的机会。刑事和解需要精通法律、知晓社情民意、训练有素的调解人,需要公正公平进行和解的调解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03.html -
了解详情
的和解协议不但不利于保护受害人、被告人的权益,也无法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有悖于刑事和解的初衷。 (5)合议庭(或独任法官)始终保持和解中立原则 和解是 三是明确和解协议只能在判决前履行完毕;四是明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等于和解的案件范围;五是明确刑事和解的启动时间为案件交由审判庭后即可由承办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96.html -
了解详情
综治机构主持和解;二是可和解的案件主要是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或其他有明确被害人的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限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中的初犯、 调解,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公正。那种以司法机关主持调解违背当事人意愿反对这种刑事和解模式的观点,只不过是生吞活剥国外制度者的主观臆断而已。即使可能出现强制调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