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辩论之后才提出(即所谓事后提 出),准备程序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使诉讼拖延。其后这种制度几乎有名无实,无人利用。[9] 1990年,日本开始着手修订旧民事 、瑞典的立法例来论证这一观 点。参见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77.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的释明 在我国,司法实务界对释明权的关注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的出台和实施有关。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对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结果,而不是告知当事人需要澄清的事项以及促使当事人提出证据的要求。虽然法院的认定结果也要告知当事人,但这种告知不过是告诉当事人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6.html -
了解详情
,集中体现当事人主义或当事人主导精神的是辩论原则和当事人处分权原则。人们进行诉讼应遵循辩论原则的指向。作为当事人主导理念的极端认识应当是法院完全处于消极 法律构成使其准确把握其含义的做法是妥当的。[34] 注释: [1]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出台后,释明权问题更加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3.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是否就案件要件事实存在实质争议。虽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要求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7][美]米尔吉安R.达玛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C].吴宏耀,魏晓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7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时也不会考虑投在附带民事诉讼上的部分。 2、诉讼证明标准不明确。2001年12月最高院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35.html -
了解详情
口头辩论之后才提出(即所谓事后提出),准备程序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使诉讼拖延。其后这种制度几乎有名无实,无人利用。[9] 1990年,日本开始着手修订旧民事 日本、瑞典的立法例来论证这一观点。参见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00.html -
了解详情
、驰名商标司法保护、反垄断民事诉讼、专利商标授权确权案件和网络著作权案件审判等问题开展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4月22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驰名商标的保护条件、标准和证据要求等,回应了社会较为关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67.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从司法实务界的角度改变了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证明标准,但理论界却 证明标准为对应的一种解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2,(5)。 [7]牟军,民事证明标准论纲以刑事证明标准为对应的一种解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1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时也不会考虑投在附带民事诉讼上的部分。 2、诉讼证明标准不明确。2001年12月最高院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7.html -
了解详情
3、将担保人孙某的行为认定为A公司的担保行为违背担保法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当事人举证),第二条(举证义务)、第 2月10日商店要求电器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电器公司予以拒绝,双方发生纠纷。 最高法院的司法要点:办事处的责任人杨某未经电器公司书面授权与商店订立保证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