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申请,法院将不予调查收集,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败诉的风险。第三类是上诉、申诉中的风险。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可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的,待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将承担丧失上诉权的风险。在民事案件中,对判决上诉期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对可上诉的裁定不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4.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中还发生学生因学校违背其意愿安排其他专业而提起诉讼的案件,[29]由于理论梳理的缺乏,该案被作为民事案件来审理。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学校与学生达成合意 。《教育法》把学校处分和学校对学生人身权、财产权之侵犯加以区分,对前者只赋予申诉权(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机制),对后者则给予了诉讼权利(可能考虑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既要保证裁判质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又要避免出现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的现象;适度扩大诉讼程序上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改革和完善诉讼 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在保证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前提下,规范推行普通刑事、民事案件简化审理;规范庭前预审程序;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研究和推进裁判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救济,也就是由被采取羁押或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公民,向有关法院提出申诉,以获得法院就其所受到的羁押等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司法审查的机会 于刑事案件之中,而且集中在由刑事法院负责审理的重大案件-“可诉罪”案件之中;美国尽管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都在适用陪审制,但陪审制的适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笔者想举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有一次,笔者到市中级人民法院调阅一民事案件,接待的是一位副庭长,她居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检察院有民行检察这个 ,不知道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职能,在遇到不服法院裁判的情况下就不懂得到检察院申诉。因此,培养公民寻求检察机关救济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这关系到能否形成全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4.html -
了解详情
时期,库里亚民众会议就具有司法职能,民众会议主要在《严酷条款法》规定的申诉制度下启动它的司法功能。历史记载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执政官奥拉兹( 独任审理,到1873年“最高法院组织法”就已规定大部分民事案件免用陪审制度。1933年的“司法管理令”第6条把民事诉讼中可以要求陪审团审理的范围限制在侮辱、诽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14.html -
了解详情
可行的办法防止性骚扰行为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出台反性骚扰的政策(包括申诉程序和惩罚办法)并得到有效实施,鼓励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反对性骚扰,承诺 可以从美国立法关于性骚扰案件的证据规则中得到如下启示: 1、合理配置举证责任。以保护弱势群体、有利于原告方的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41.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3、办案周期太长 对一个符合抗诉条件的民事行政案件,依照法律规定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他的同级人民法院抗诉,与 他的案件得到公正改判,需要等上这么长时间的话,就无疑会把来申诉想讨个公道的当事人挡在了门外,不仅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有损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52.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不是认定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否作为确定医疗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应当经过法庭质证”。 机关在对这一类民事案件进行法律监督时遇到的难点。随着这一类社会矛盾的日渐尖锐,向检察机关提出对医疗纠纷案件判决不服的申诉将会越来越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45.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权利。“”我国行政诉讼法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因此,对起 了一定的法律效果,加上现行制度中公安机关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往往作为法院民事案件处理的前提,所以,法院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既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