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着诉讼的顺利进行,我国《刑法》规定的伪证罪,只适用在刑事诉讼中,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的伪证行为排除在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规定具体的伪证惩罚制度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8]高洪宾,何海彬:《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探讨》,载《法律适用》2001年第2期,第5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67.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的判决,将大学生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纠纷纳入了行政诉讼的渠道;在贾国宇案件中的判决首次承认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最高 是不是乙肝小三阳这一事实问题。法院最后作出判决:认定《体检实施细则》合法,又同时以医院鉴定结论存有疑问为由认定人事局的具体行政行为非法。[18]再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500.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改革试验工作。建立部省合作机制,协调解决改革试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资源型经济 、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强化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91.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处罚,但是,该措施也只有通过非常复杂的行政诉讼程序,方能抵达法院的审查视野。{283} 第八,除了对两个证据规定的故意忽视之外,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 ,第7条。 {163}前引{162}。 {164}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解释了尽管根据《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19.html -
了解详情
面对当前的风险社会,像齐格蒙特鲍曼那样,使风险社会中的生活与行为变成为卡夫卡式(Kafkaesque),认为所有解决问题的努力本身都蕴含着产生新的、更加 权益,即具备起诉资格。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章对受案范围原告的规定,有资格提起行政诉讼的人,应当是行政管理相对人。显然,行政相对人与受到环境侵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69.html -
了解详情
等其他学科中汲取丰富营养,以开阔的视野和高屋建领的胸怀把握课程的方向,这才是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课程活的灵魂所在。 坚持问题导向,更新教学模式。所谓问题导向 的理论资料去介绍、分析和评价某种立法或学术观点,而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则涉及较少;同时,实践课程环节未得能到应有的关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6.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之后,留待部长决定。这种把物质是否有毒或有害健康的问题的鉴定权留给科学家的规定,产生了深刻的弊端,而留给部长决定,因为他们缺乏专门知识,是无力 、刑事和行政诉讼程序中的数量关系,研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从诉讼整体上寻求解决实现诉讼权的最佳方案,研究审判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68.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法律后果,对没有遵循三方原则而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效力问题也应具体规定。对于劳动仲裁中的调解、举证、庭审、合议、与法院沟通协调、仲裁文书、错案 三方原则。此外,劳动保障法所规定的劳动者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虽然可以分别通过现行的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获得救济,但是,这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85.html -
了解详情
社区是否成功地涉入。目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通过鼓励公众提起司法诉讼(主要是行政诉讼)来推动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美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 决策制度、决策程序、部门职责、公民权利和传统习惯等方方面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笔者仅就该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35.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地位、功能、方式、特点,以及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等问题,展开研究。 一、私力救济在行政救济体系中的地位 以公权力是否介入为标准,行政性纠纷的救济 解决行政性纠纷,主要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如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诉讼等。私力救济则是指不借助于公权力,而使行政性纠纷得以解决,主要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