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进行。特殊情况只能由一名公证人员进行调查时,应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⑵、证据形式的合法性。证据的形式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必须以法律规定 其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注意事项,并制作谈话笔录。谈话笔录应当载明谈话日期、地点、询问人、记录人、被询问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32.html -
了解详情
和口供牢牢固定住。另外,为了保证有关知情人能如实提供证言,侦查人员也应尽早询问证人。如果不及早取证,除了以上一些人为因素阻碍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外,一些 使证据的收集工作前功尽弃。比如,对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如果不详细制作笔录并由犯罪嫌疑人签名盖章或者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以后的诉讼阶段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违法情况。 1、本案的主办检察官是苏某,据被告人讲,每次询问被告人苏某都在场,但讯问笔录中询问人、记录人的名字中,没有苏某的名字,为什么主办检察官 虚假的现象,让被告人都无法理解,侦查工作的严肃性在哪里?公众的信任在哪里?被询问的人是基于什么向其陈述的? 据辩护人了解,主办检察官苏某忠就不是检察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35.html -
了解详情
证言的调查,仅局限于摘录和宣读控方卷宗所记载的笔录,这种笔录是侦查人员在法庭外对证人进行询问的记录,即使被告人在法庭上作出了与此绝然相反的 实言并且无任何隐瞒”,然后证人说道:“我发誓。”意大利刑诉法典第497条规定,在询问之前,庭长告诫证人有义务说实话,除未成年人,并要求证人发表以下声明:“我意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27.html -
了解详情
人、被告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提请审判长传唤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宣读未出庭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 及鉴定结论的来源。如笔录中有与案件无关的内容时,可只宣读有关部分,但是不得断章取义歪曲原意。宣读后即交付法庭,审判人员应询问另一方对该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357.html -
了解详情
与其他证据表面上相互印证,因此对于庭审前形成的证人证言笔录的不可靠性并无警惕。此外,对于证人出庭接受询问和质证的必要性也缺乏认知,因此传闻证据规则就被冷冻 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立法者显然不理解质证一词的含义是诘问,应当与询问或者讯问并列;法律条文删掉讯问,并不仅仅因为司法实践中讯问已经演化成专门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446.html -
了解详情
的焦点。 为了证明被告人在法庭上的陈述不可靠,检察官要求法庭允许他使用那份讯问笔录对被告人进行盘诘,但辩护律师坚决反对,声称那是非法证据,必须排除在诉讼大门之外。法官经过审慎的考虑之后裁定,公诉方可以在交叉询问中使用那份笔录,但不得将其交给陪审员传阅。于是,检察官援引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75.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性。一旦证人站到证人席上,暴露在被告人和公众面前,面对控辩双方的轮番询问,与被告人当庭对质,证人因惧怕事后遭到打击报复,证言前后矛盾或模棱两可起不到 对案件的程序实施存在争议的,应当出示、宣读有关诉讼文书、侦查或审查起诉活动笔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规则》第三百四十三条:对于搜查、勘验、检查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009.html -
了解详情
对客观真实的追求。法院职权调查证据起源于封建社会,法院通过主动对被告人讯问、现场勘验、询问证人等手段认定案情,较过去依靠非理性的神明判断证据无疑能更好地查清事实, 发表意见权。德国法规定即使对一些秘密证人的法官询问,若违背辩护人之意愿,不准其在场,所获得的证言笔录不能在庭审中被出示,不能作为案件裁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5.html -
了解详情
,不受直接、言词及公开审判等原则的限制,法官甚至可以通过查阅卷宗、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8]被告方也可以通过质询对方证人的方式履行责任。之所以不对 ,控、辩、审三方均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制约措施。侦查机关的讯问笔录可以无障碍地进入法庭,被告人可以随意翻供,法庭只有左右为难。从容应对被告人的翻供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