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赋予受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获得司法保障的权利,他们有权借助于公诉转自诉的机制获得救济。这种救济权利应当包括司法鉴定启动,实践中引发的问题 诉讼程序及证明制度,分开设计是有必要的。其设计具体如下: 3.2.1公诉案件的鉴定启动权制度 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现行的鉴定启动权制度可以进行以下改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6.html -
了解详情
的滥用,加强刑事诉讼裁判结果的公正性。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自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刑事诉讼法》 页。 [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5]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8.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分离,而且法庭审理应当主要围绕量刑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对于不认罪案件,有关定罪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与有关量刑的法庭调查和法庭法庭辩论应当 【注释】 [1]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2003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24.html -
了解详情
、从刑法层面来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不宜成为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诽谤罪是自诉案件,但刑法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的但书是立法者认为 严肃性,影响到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 四、从刑事诉讼层面,诽谤案不宜作为公诉案件处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各种观念文化的碰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7.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到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 四、从刑事诉讼层面,诽谤案不宜作为公诉案件处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各种观念文化的碰撞, 电讯.2009-07-25(3)。 [2]徐日丹.最高检将建立批捕诽谤案件报上一级院审批制度[N].检察日报.2010-08-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6.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依照公诉程序来追究犯罪行为。在该类案件中,如果实行公诉程序其与一般公诉案件的程序并无不同,因此笔者下面论述只涉及受害人作为自诉人起诉警察和所属机关的程序。 基于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的这种程序带有综合性。受害人是作为刑事自诉人起诉,被告人应该是公安机关和负有直接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77.html -
了解详情
未作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章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第177条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 机关协助查找,但是经协助查找仍无法找到的,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2条的规定,可以退回检察机关,但是检察机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2.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后自愿撤回自诉,不再追究重婚犯罪人刑事责任等。此外,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重婚犯罪案件,不适用调解。 第四、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有的重婚案件 ,又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公然践踏,对这类损害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通过公诉渠道追究责任理所当然。 2、重婚现象之所以得不到有效遏制,主要在于法律打击不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7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的相关规定及其不足 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立法者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地位和权利作了重大的修正,第一次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地位, 中代理人的出庭情况很少,除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代理人出庭外,其他案件的被害人往往没有代理人,导致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究其原因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93.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明确届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限,导致侦查机关、公诉机关滥用调解权。表现为侦查人员对刑事案件产生的民事纠纷主持调解,甚至对于达成赔偿协议的刑事 认识调解结案的积极意义。充分调动双方和解的积极因素,审判实践证明,附带民事案件能否调解成功,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双方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特别是刑事被告人在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