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危险的道德行为无价值,才能自始具有刑法上的意义。因此,法益的概念对于界定刑法上重要的行为无价值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9] 第二,由前述行为无价值的 到行为无价值中来。因为引起犯罪结果的发生必须是行为意志的内容,身体举动也必须是该意志的因果实现。在确定行为不法的实质当罚性内容时,也不能不考虑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76.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分析框架仍然是三个阶层:(1)法益侵害;(2)义务违反;(3)义务违反与法益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107] 在这个分析框架中,居于第二阶层的 ,参见注[48],第85页及以下。 [65]同注[12],第97页。 [66]观点上的差异最终归结到以下问题,直接侵害和间接侵害之区分是否有效适用于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8.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刑法上的同意或自愿指涉的并非客观意义上的存在物本身,二者之间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映与被反映的真理关系,而是规范论层面上 过错的刑法意义,《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2]有学者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区分这两类被害人过错,认为被害人过错要么与加害行为的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4.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11]也有学者指出雇佣专业律师打理刑事诉讼的做法导致了刑事程序安排的精致化和程序行动的复杂化;由于律师之间在法庭技巧上的水平差异 、平等武装和程序正义基础上的审判中心主义和现代刑事程序才有从容展开的舞台。 在中国,人民公社时期,弥散性惩罚的社会无需刑法,当然更不需要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在特殊的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只能证明自己受到了加害人的损害。至于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举证能力就要弱一些。二是保护弱者。举证责任问题与实体 票证罪等等,这些都是危害公共利益,涉及多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的犯罪。这些犯罪在刑法上对其主观罪过的形式,是故意还是过失规定不明确,具有一定的模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7.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本文的标准,犯罪客体,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否认定为构成要件就值得思考。因为犯罪客体从刑法规定上看有许多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规定,需学者 总则里,既然如此,也可以把它们放到分则中去。司法实践中就是把这些总则中规定的内容要具体地还原回分则中去才能正确地定罪量刑,没有什么一般的共同要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89.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不同之外,无论在行为方式上,还是在行为与结果的联系上,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特点,甚至重大责任事故罪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比滥用职权罪中行为与 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804页。 ⑻ 参见刘家琛主编:《新刑法新问题新罪名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7页。 ⑼ 参见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6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法律对教唆犯的规定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对以上五方面内容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教唆犯 教唆行为 教唆对象 教唆内容 教唆强度 教唆故意 我国刑法第29条规定: 罪这一点上下结论,而应综合评价教唆的内容、方式、教唆行为与教唆对象的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唆对象的易受影响程度。 第三,教唆故意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8.html -
了解详情
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 : 1、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刑法意义上的意外事件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25.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的机会较之从前大为增加;医学的进步,有助于确定出生前侵害事由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生命依传统观念一般被认为是上天或父母所赐,即使有残障也属于 被告医院系基于医疗合同而请求被告给付不完全给付之损害赔偿,自然无从请求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 2.侵权行为 原告甲妇女另行主张医院未尽其专业知识、技能尽责检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