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模式,成立专门的统一的书记官机构。(2)“审”“查”分离。所谓“审”“查”分离是指法院内部在审判活动中,法律规定的法院调查取证和裁判案件权由非 参加民事行政诉讼,对于重大的民事、行政案件以及某些特殊的案件(如破产案件、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检察机关派员参加,并规定完备的监督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提供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被告在行政程序中剥夺相对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所采纳的证据,也不能在行政诉讼中采用。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 做法目前已经渐为两大法系国家的司法判例和学界所接受。为此,证据法草案建议稿第二十七条规定,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法院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7.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4.检察院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抗诉,法院不受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是排除了基层检察院作为民事检察监督的独立主体地位。第二,形成了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权与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的不平等。《宪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4.html -
了解详情
和实现社会正义,甚至也不必然意味着行政处罚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为,在行政处罚程序中,不利于有效地补救和恢复受到受处罚人违法行为侵害的其他利益,如 )被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是理所当然。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外地人不敢告本地政府,涉外的行政诉讼案件更少。究其原因,外地人主要害怕的是政府的报复及政府对司法的压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6.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庭资格有效。法庭才能准许以上代理人出庭参加预备庭,以给正式庭审活动奠定基础。第二、送达有关法律文书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参照民事诉讼法关于庭前准备工作的规定,法院在受理 的证据交给原告。第三人各一份,由原告。第三人进行收验,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负有举证责任,并不能排除原告或第三人向法院提交支持其诉讼主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2.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查询问题进行规制的有效规定。 根据审查规则,法院应对拒绝行为的主体、程序、事实、理由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审查:被告认为原告不是“权利人”,不能 材料属“个人隐私”拒绝公开;如果董某对该决定还是不服,仍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徐汇区房地局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拒绝行为是有法定理由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1.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查询问题进行规制的有效规定。 根据审查规则,法院应对拒绝行为的主体、程序、事实、理由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审查:被告认为原告不是“权利人”,不能 材料属“个人隐私”拒绝公开;如果董某对该决定还是不服,仍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徐汇区房地局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拒绝行为是有法定理由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9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在一般意义上有刑事、民事、行政之分,由于行政诉讼是世界各国近现代法制发展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中发展并不完善,而刑事、民事诉讼与之相比则无疑具有更 还通过担任“辩护士”或“辩论家”这一类似现代律师的角色参加诉讼,推动着古罗马诉讼程序的精密化与发达化。基督教出现并盛行后,僧侣由于受教育程度高,逐渐掌握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0.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是与诉讼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案件当事人,即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第三人、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自诉人以及他们的代理人。司法机关作为隐形诉讼 三部诉讼法规定,对于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只有在“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情形下,才会被第二审人民法院撤销,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2.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定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反而可能使某些人趁机钻了空子。[7]在司法实践中,现行审监程序所导致的无限申诉和无限再审的弊端日渐显露。[8]因此,我们应 受理或立案的决定,最迟不得超过1个月。像民事经济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一样,人民法院都应当在接到起诉状或口头告诉后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予受理;刑事自诉案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