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比例一直在10%以下。且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也存在繁简不分,认识错误,程序违法等现象。除了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主要存在规定过于原则化、条文少 就不能选择。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程序选择权有明确体现:①当事人可以选择撤诉、调解或判决作为结案方式。②对离婚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有权选择公开或不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8.html -
了解详情
讼程序和非讼程序。争讼程序解决的是有争议的民事案件,而非讼程序所解决的是非讼案件。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 诉讼的内容。 还有学者从程序或制度来认识民事诉讼的内涵。下面选择几例予以说明:(1)民事诉讼是指一个人通过民事程序和审判据以寻求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38.html -
了解详情
、辩驳,依文义解释,非讼即没有民事权益争议,是有控无辩。[25]按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上的通常理解,所谓非讼案件,是指利害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59。 [25]刘海渤.民事非讼审判程序初探[J].中国法学,2004,(3)。 [26]王强义.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45.html -
了解详情
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在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较一般律师不可比拟的 诉讼的证明标准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而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确定的是同一证明标准,且刑事诉讼中侦查、起诉、审判适用同一证明标准。[22]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标准和要求。第四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关于推定制度的立法现状,结合有关推定的法学理论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推定规则的设想。本人认为,首先立法上应正确 万元的调查费用,有悖于民事诉讼的目的。我们知道,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司法的两大价值取向,诉讼经济与程序公正一样,都是现代各国司法制度努力实现的目标,恰当地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平。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模式,构建我国的民事再审之诉制度。 一、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弊端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继承了前苏联的 限制性规定,主要体现在两类事由,即重大严重缺陷。第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和程序的及时终结性要求限制再审。民事诉讼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解决纠纷,便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价值。尽管证据契约已经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有所体现,并且有学者展开了相关问题的研究[15],但是,证明观念上的转变尚未达成共识。因此, 公民自治权与国家刑罚权两者之间的必要张力,是维护现代司法制度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在现代诉讼观念下,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的目的都是公正地适用法律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0.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自然应当比民事诉讼证明更为严格。譬如,在英美国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被归结为排除合理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则被归结为盖然性优势(preponderance of probability)、优势证据(preponderance o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12.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自然应当比民事诉讼证明更为严格。譬如,在英美国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被归结为排除合理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则被归结为盖然性优势(preponderance of probability)、优势证据(preponderance o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87.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自然应当比民事诉讼证明更为严格。譬如,在英美国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被归结为排除合理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则被归结为盖然性优势(preponderance of probability)、优势证据(preponderance o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