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主体要素 诉讼主体是构成诉讼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正是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构成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内容。{1}民事争点整理程序也体现着主体之间的 在尊重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的大原则之下,要求法院应适时地介入诉讼给予当事人必要的协助。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忽视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法院实际上是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83.html -
了解详情
和民事部分时,应当是刑事部分优先,对于民事部分的处理,也应遵循刑事部分的证明标准。虽然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刑的逻辑结构,是整个刑法内容的缩影。[4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既注重刑罚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注重刑罚与犯罪人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意义 (一)我国有关证据裁判原则的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纵未直接规定证据裁判原则,实际上也要求当事人和法官应当根据证据来证明或认定案件事实 的问题是: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如何合理分担收集事实和提供证据的责任。辩论主义包含证明责任的基本内容,即由当事人负担提供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职权探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主体要素 诉讼主体是构成诉讼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正是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构成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内容。{1}民事争点整理程序也体现着主体之间的 在尊重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的大原则之下,要求法院应适时地介入诉讼给予当事人必要的协助。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忽视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法院实际上是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88.html -
了解详情
的缺席判决制度由于法律规定粗疏,可操作性差,给实践中适用缺席判决带来相当多的困难,因此近年来一直为学术界和司法实务部门所诟病。关于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立法 总体而言,其存在忽视程序内在价值的严重缺陷,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法律规定有悖于当事人平等之基本原则。依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原告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3.html -
了解详情
而以交叉性功能配置作为例外和必须补充的模式,一个程序阶段(如诉答)的结束原则上意味着相应程序功能(如诉讼标的确定)的基本结束,但一方主张、证明例外情形的 研究以美、德为中心》,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7.html -
了解详情
又影响社会稳定,威胁国家政权稳固。打击经济犯罪,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任务,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 维护民事、财政、税收、工商、海关、货币、贸易等经济民事 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或者蕴涵有无罪推定的意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但实践中,不少公安司法工作人员仍未认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撤诉方反悔,只能通过再次起诉来救济。 (二)民事诉之撤回的法理基础 1.诉之撤回权缘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1998年版,第276页。 12、赵钢、刘学在著:《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第51页。 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59.html -
了解详情
了制度的保障。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主张,在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以陪审团制度为基础上公序良俗案件诉讼制度,从而在程序上确保该原则的功能 。[1] 法院判决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原则,认为黄某的遗嘱虽然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形式上也合法,但遗嘱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15.html -
了解详情
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而暂告一段落,这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进一步明晰化、具体化、法定化,同时明确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再审,违反了处分原则。处分原则又称处分权主义,是民事诉讼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是指在诉讼中当事人是否起诉或终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