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道德行为。“经济人”可能在民商法所确认的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的掩护下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从事损害他人、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而这正是经济法所要抑止的 的。 最后,经济法律制度是以“道德人”理念为建构的人论基础的。经济法不仅规定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并且作出了一整套制度安排来避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4.html -
了解详情
混合过错场合。鉴于两者都存在过错,因此两者分担责任无疑是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但问题是,担保人的责任份额在司法实务操作上如何确定?对此,《担保法解释》规定 。担保法第5条第2款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审判实务中,最难以解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2.html -
了解详情
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基础、历史发展、学术研究趋势都表明它是商法的基本原则。商法中之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中之诚实信用原则在调整对象、基础、内容等方面有着显然的区别。此外 假法官之手发挥此种作用,一般以如下方式进行:(1)确认某一权利(义务)有效,这样即维护了原来的权利(义务)界限;(2)创制新权利(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25.html -
了解详情
等参与机会,才可能真正捍卫自己以人格权、物权等为代表的实质意义上基本人权。以参与为原则作为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不仅内化了宪法精神,肯定并尊重公民 依据的意见。 当事人采用口头方式向行政机关陈述意见的,行政机关应当制作笔录,向当事人宣读或由其阅览确认内容无误后,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当事人对记录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7.html -
了解详情
及终极目标就在于确立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于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成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作为法规范的一种,就法效力而言,其地位优越 《西方宪政体系》(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页。)中得到司法机关的确认。在该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判决认为,宪法修正案中的人权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综观各国立法及判例,目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已经在下列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夫妻财产关系、继承、物权、侵权行为、不当得利、信托以及司法管辖、国际 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入私法中,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意思自治说的直接法律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当事人形成权利义务的预期,当事人可根据自己选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368.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自出租、借用条款开始,就确定了机动车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时的确定责任主体的基本原则,即危险责任控制原则。在发生转让、已交付而未办理过户登记的 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请求确认财产归其所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请求参照法律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优先偿还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868.html -
了解详情
在损失和得利的因果关系上,其交易只要根据交易上的观念予以确认即可。此后该说由日本学者我妻荣所发展,并被接受为日本通说。对于多人之间发生的财产转移, 驳回了C的不当得利诉讼请求。A只能请求B返还不当得利。该案与不当得利的基本原则与生活常识大相径庭,A无法律原因而向C为赔偿,却不能赢得不当得利诉讼。对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116.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表现形式有:物权产生的利益、债权产生的利益、现有利益产生的期待利益、特定法律关系产生的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保险利益原则创设 损失的功能。这点己在保险理论界形成共识,现今各国的保险立法多已将保险利益原则作为保险立法的基本原则加以确立。 1995年10月,我国颁布了《保险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254.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上的人为理性人,只有具备了行为能力,才能达到被规定了的理性标准,才能去进行意思自治、支配物权、被因过错而归责,否则,其虽为主体,却用 公共秩序层面上,主要指公共政治秩序和公共经济秩序,[19]前者要求民事活动及民事权利行使要保护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亦即保护国家、社会和家庭秩序,在作为私法的民事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2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