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依法记录在案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失败,双方当事人未达成谅解,即另行确定开庭的日期,然后如期按程序进行开庭审理。 第二,设置裁判程序和决议 的28件,占受理案件数的43%;1996年受理争议案件77件,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25件,占受理案件数32.5%.? 五、关于司法改革问题? 德国虽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93.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规定》 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条规定也可看出 调解以及撤诉结案等情况的诉讼费负担作了明确规定,而对和解结案诉讼费负担则未作规定。另外,我国现行诉讼费用收费办法是按照诉讼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5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外,法院不能强制启动该程序;其次,调解方案或调解协议的达成是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并且这种调解结果是双方合意达成的。b、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原则。首先 建议当事人同意后而启动。对那些能够适用而且有必要适用审前调解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未主动申请适用该程序,经审前法官征求意见后双方或一方仍不同意适用该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21.html -
了解详情
大多数案件双方当事人发生纠纷后怨气未消,不愿与对方接触,其间存在的仇恨几乎不可能让双方平心静气,不可能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对于加害人已被羁押 联合调解人,是指司法机关对于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经被害人和加害人同意,由司法机关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担任刑事和解调解人,组织双方当事人、社区、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03.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留存一份。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 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89.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解决,但相关法律却没有对协商应遵循的程序作出任何规定。如果纠纷区域未能达成协议,应当在多长的期限内向上一级政府提请行政裁决,上级政府在收到纠纷区域 强制力。建议水事纠纷案件的当事人通过行政调解方式所达成的合意,可以通过经该行政机关备案的方式而具有公信力,在行政调解协议作出以后,不能以一方当事人反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59.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 4. 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刑事和解过程中陈述的案件事实,若本人未在其后的诉讼程序中陈述或确认,不得作为案件的证据使用。 5. 刑事和解的内容 、悔罪道歉等问题达成协议,促使被害人放弃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纠纷解决方式。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具备和解基础的案件进行积极主动的居中调解。对于被害人报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44.html -
了解详情
也因为价值观念和利益要求不同,很难达成内部的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非常困难,需要一个相对客观、中立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申请县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调解。 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制作调解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和解方案。 (三)行政诉讼应选择引入协调制度 在诉讼和解、诉讼协调、诉讼调解三者之间,笔者认为我国行政诉讼中应选择引入诉讼协调制度。 1、诉讼和解的引入 最后,裁定案件终结诉讼或准许原告撤诉。 (五)协调制度的救济 当事人达成合意和解协议,经法院裁定确认后,当事人不能上诉,也不能对同一事实与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02.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人科以抽象的刑事责任,而对于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及社会关系造成的实际损害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诚如有些论者所言,被害人被置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他们 ,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法院应当制作刑事案件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除此之外,按照《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