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以约束;对于后一种情形,则需用事后审查(在我国可考虑通过行政诉讼)进行处理。[xxv] 事前的司法审判,是要在侦查机关实施限制公民重要基本权利的措施 上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例如,侦查终结中撤案的决定就没有相应的救济程序,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撇开执法中的偏差不说,即使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也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3.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他们不属于证明主体,而是证明主体实现其证明目的的手段。案件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身份比较特殊。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原告人和被告人都是证明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于不同的证明方法。例如,在产品责任案和医疗事故案中,要素证明法可能比较适用,因为案件中的问题可以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而且在必要时也可以用再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33.html -
了解详情
年代中的第二次司法改革,这应成为正在酝酿中的司法改革第三波的基本目标。{1}然而,与行政(及行政诉讼)法学、刑诉法学不同,由于司法裁量权从未构成我国 没有加以识别、整理和反思。有鉴于此,本文拟讨论如下一些问题:什么是裁量权?如何认识它在审判程序中的作用?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哪些程序性裁量权?更为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36.html -
了解详情
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心;法律实施对贫弱者的影响以及分析法律体制与实现正义的关系,发现法治中的问题与症结;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人权、促进法律制度完善 和行政诉讼法第30条规定,诊所学生作为代理人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在行政诉讼中,诊所学生不享有执业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查阅庭审材料需要经过法院许可。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9.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制度在立法上规定十分原则,造成了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甚至使民事检察监督名存实亡。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民事抗诉制度真正体现制度价值。本文主要从 的平等性,是民事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一个本质征。民事诉讼本质上属于私法的范畴。而检察院则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如果检察院在庭审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变动模式和法学思考方法均有重大影响,可谓是物权法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分析表明,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包含了科学的成分,其关于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区分是 华、徐明江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59页以下。 [14]从买卖合同的角度观察,登记则表明出卖人向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7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虽然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 案件规定不得提出上诉,这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所作的考虑。在我国审级制度中并未对简单民事案件判决的上诉和再审问题作出限制,但按常理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处理问题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好遇到的纠纷。 另外,对于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民事纠纷,我们也应劝告起诉人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风险 中涉及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不出面制止的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案件,也不属于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第二,审查其是否经过了特定机关的处理。对于有些案件法律明确规定应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7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正义与效率,社会法秩序定会荡然无存,且与法治大趋势背道而驰。举例言之,在行政诉讼中,原告要求被告撤销其违犯法律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告却以法院也有违背法律明文规定的 中存在追复,而且在二审中,甚至再审中都可以存在追复问题。但是,纵观该规则,却没有追复规定,使该条中的准自认内容不甚完备,甚至有可能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7.html -
了解详情
论问题之一。 本文即以李庄案为例,集中讨论有关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中的以下三个犯罪论问题供学界同仁参考:一是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行为特征 前提条件。因而,如果某种行为不是实施在刑事诉讼中而是在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中,或者是在非诉讼过程中,则断无成立本罪的前提条件。当然,在刑事诉讼中,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