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赵海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徐晓松.公司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王保树.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815.html -
了解详情
合并在一起做出规定,从而简化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物权法》实施以来,该制度对于确认产权的归属、规范物权的变动、保护交易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动产和 判断标准,主要理由在于:第一,善意取得的结果是物权的变动,因此,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物权变动标准也应符合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的公示方法(登记)。由于动产的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868.html -
了解详情
层及采取其他利用措施;对于资源性土地遭受侵蚀污染损害的,可以采用更换土壤或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恢复土壤的组成成份与用途等。只有在无法排除危害、恢复原状 仍有财产损失时才适用赔偿损失。鉴于《物权法》在其第三章“物权的保护”中规定的物权请求权包含有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请求权(第35条)、恢复原状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52.html -
了解详情
的概念,强化对占有的保护,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9]此间矛盾之处,值得注意。况且,我国《物权法》允许动产物权变动采取占有改定、返还请求权让与 Rn.19. [53]有人会由此担忧,夫妻或者家庭成员通过占有改定的方法转让共同财产,以不法逃避一方债权人的强制执行。德国法对此早有相关制度加以防范。根据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350.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登记的动力,从而陷登记制度之机能和作用于不彰,也使得抵押权作为物权的公示必要性在物权法之下无法做到一以贯之。同时,乙抵押权人在查询相关登记未见抵押负担之后 前提下,更是如此,两者自应得到同等保护。由此可见,重复抵押说所基于的解释论并未很好地衡平数抵押权人之间的利益。 至此,可以得出房地分别抵押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24.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而言,登记为物权变动的基本公示方法。因为物权的取得须有足以由外部可辨认的表征,才能透明其法律关系,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保护交易安全。[3] 作者简介】 耿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 【注释】 [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 页。 [2][3]王泽鉴:《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20.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的限制。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营业保护涉及多种权利的限制,比如说对担保物权、取回权的限制。限制担保物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债务人不因担保财产 重整的表决。其二,在债权调整中,预告登记后的债权具有特定的债权调整方法。 重整计划可以根据各自债权的不同,选择延期支付、减免利息、减免本金清偿额、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261.html -
了解详情
文明的人获得的第一个权利,所以,本文的论证就从物权的起源说起。 洛克和卢梭都对财产权的起源进行过论述。洛克在《政府论两篇》中写道:每个人都对 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在这种政治框架下,社会成员因为得不到社会整体这个屏障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容易遭受国家侵犯。在这种政治框架下,民主已经由本意上的权利制约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57.html -
了解详情
未经登记而抢先登记。对于前者,根据善意受保护的原则,以及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的得失变更依法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即不动产物权的转移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未经登记,不动产 的方法或称救济措施。 二、撤销权行使的法定条件 撤销权是保全债权的一种方法,因其行使是对已成立之法律关系的一种破坏,对交易之安全影响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26.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仅需不知,且无所怀疑而言。对有怀疑而仍占有之人,法律上实无予以特别保护之必要,故应采后者,从严解释。至于因错误而自信为有权利则仍属之[22]此说 相比,此种情况下的善意事实上很难构成,因为在继受占有中,有相对人对物权的外在公示为前提,而在原始占有中并不具备这一前提。如在拾得遗失物的罗马法立法模式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