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就普通商品房而言有着特殊性质,本文从物权理论出发,结合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和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对拆迁安置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及履行中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理论界对于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已趋于统一,已认识到不动产登记只是物权变动的成立要件,而非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50.html -
了解详情
1929年—1931年的《中华民国民法》亦将取得时效区分为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不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和所有权以外其他财产权的取得时效来加以规定。但新中国成立后 因此建立取得时效制度实乃必要。并且基于我国民法深受德国民法的影响,加之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完善的考虑,笔者建议我国应采用德国的复杂式个别主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13.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建立非常仓促,对物权法的基本规则未能很好遵守。 现在,不动产市场是我国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市场,然而我国没有土地所有权市场,只有土地 所担保超额部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有实现的可能。(2)在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后,任何抵押权人都可以从不动产登记簿上清楚地了解有些顺位的抵押权实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16.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规则一般表现为一种程式性规则。如要约与承诺的规则,物权权利变动的登记规则,合同的形式要件规则等。该规则的提供一方面可以为交易者降低交易成本,[ 容易导致基本法与民事单行法的区分的混乱。毫无疑问,物权法是我国财产法的基本法,不动产登记条例只是一个隶属于基本法的单行法,但这种规定显然混淆了二者的差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9.html -
了解详情
移转并不以交付为绝对要件,当事人可以约定动产所有权的移转而不必交付动产。不以登记作为动产所有权移转的公示方法的,让与担保设定人继续占有担保物,如何 以不动产设定让与担保的,设定人和担保权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关办理不动产所有权移转的登记,并在不动产登记簿上附加说明“让与担保”。设定人和担保权人在办理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40.html -
了解详情
变动的自然结论,物权变动需要一个排它性独立意思表示,它可能通过交付行为或登记程式来表述这一意思表示,并产生物权变动之结果。 其次,物权行为无因性强调公 亦然,世界各国民法多对善意取得设有明文,普遍建立了动产善意取得与动产交付、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制度。 然而,我们注意到,这种双重制度的普遍建立存有许多缺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02.html -
了解详情
人之利益,国家公权力必须介入物权变动,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不动产物权变动脱离国家的监管,只要具备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就可以生效,那么就 追夺的几率,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 3,降低审查成本。 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专利权登记、商标登记等绝对权变动过程中,国家为了保证绝对权变动的正确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90.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的思路,一方面突出了土地物权混同规则的普遍性、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对土地登记制度的恪守;日本法之区分物权效力的思路,在对物权混同规则之完整体系 模式 我国法不存在像德国法那样的对物的观念分割,并且至今尚未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鉴于此,在物权混同的规范模式选择上,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3.html -
了解详情
而登记对抗主义最能够满足当事人的需求。9 值得探讨的是,如同不动产登记那样力争统一登记机关对于权利质权是不现实的,因为可以出质的权利范围非常广,而且 《权利质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44(关于设质登记作为知识产权质权设定的对抗要件)。 [10]草案第232条:质权人在债务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8.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就抵押达成一致,双方签订抵押合同,并在不动产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由登记机关核发他项权证,即可证明抵押权的合法成立和存在。现实 抵押合同与抵押权之间具有显着的区别。债权人和债务人或者担保人以债务人或担保人的不动产为债权人的债权提供担保进行协商,对主要内容意思表示一致,抵押合同成立。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1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