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收费过高的问题,这严重障碍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和实体权利的保护。国家设置民事诉讼制度,应当不分贫富对当事人进行平等保护,如果当事人因为贫困而其权利无法获得 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进行了系统、集中的规定,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色。关于强制措施的改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删除某些不合理的规定,如拘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79.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证明标准是衡量证明活动是否达到证明要求的尺度,是关于证明要求的标准。长期以来,我国诉讼法学界主张绝对化的“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因而 诉讼法》并没有规定“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上述司法解释关于这一内容的规定显然突破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采取这一证明标准仅仅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9.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也可能成为法官限制一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杀手锏”。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诚信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似乎并不是一个很紧迫的课题,未能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 诉讼法论集》,有斐阁1990年版,第168页。⑥参见《民事诉讼法》第7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为辅的职权主义模式,树立当事人自愿是调解程序开始的唯一条件的理念。3、关于调解期限“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及时性就是要尽快解决纠纷,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基本要求 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应从体系上进行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三、关于主持调解的主体《民事诉讼法》第86条、第87条规定调解由审判员主持,即只有审判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95.html -
了解详情
的以“服从上级、服从领导”为特征的行政管理行为。由于这种“案件审批制度”与诉讼法的一系列原则相违背,并且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因而必须彻底加以纠正。 (2 其“决定”的问题。因此,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已经废除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9条关于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决定民事案件且合议庭必须执行其决定之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9.html -
了解详情
参考资料》第一辑,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33] 参见《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二辑第一分册,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34] 相关 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以下。 [57] 关于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制度,目前有两种改革主张,一种主张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8.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也设有关于非法人团体有代表人或管理人的,有当事人能力的规定。 依据传统民法理论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5条规定:“企业法人设立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由该企业法人申请登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2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完全取决于实体法的规定。 (二)我国“双重含义”理论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务界最初使用的“举证责任”一词是直接从日本“进口”的, ,因此义务说这种观点只看到了表象,而没有深入到举证责任的实质。⑶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的规定中确实存在着若干真实义务的表述,但是这并不表示举证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存在以下弊端: (一)立法层面: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1、调解原则。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调解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当事人的自愿是 认为应建立当事人自行提出方案和法官提出参考方案的双轨制。在立法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应予以全文采纳。 6、取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58.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组织条例》中存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审判庭的规定,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不存在行政诉讼。直至1982年《民事诉讼法》出台才正式开启行政诉讼的历史。但行政诉讼基本是沿用民事 将证据灭失、隐匿或致困难使用者,行政法院得审酌情形,认他造关于该证据之主张或依该证据应证之事实为真实。这一规定显然比大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