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考虑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也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该原则合理化的基本因子就是惩罚与预防,其所展示的价值取向则是公正(或正义)和功利 矛盾和冲突同样能说明不应过分强调刑罚的一般预防作用。 五、思考与建议 笔者认为,刑罚之所以能够预防犯罪者本人重新犯罪,这是由于对犯罪人适用刑罚而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7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与此同时,在德国、日本等国的刑法学界,为了对业务过失犯罪处罚减轻合理化,提出了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所谓危险的分配,是指在从事危险的业务或 日趋增多的今天,从严惩治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职务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的立法建议 从现行刑事立法的情况看,职务过失犯罪的法定刑配置基本上合理,较之于1979 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修改中又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卡特尔还被用来作为克服经济衰退和促进合理化的工具。[21] 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处理 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四、我国协调产业结构调整与反垄断法实施的制度建议 由上可见,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既相互并存,又彼此冲突。在不同的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说史的一条红线。二战以后,意大利律师格拉马蒂卡倡导社会防卫运动,建议把刑法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这表明他们对历史上崇尚的形式理性失去了信心; 。为了消除司法权力上的恣意的阴影,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采用了使法律过程中的主观性合理化(而不只是合法化)的方法,即通过法律程序实行司法过程的民主化,即通过司法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1.html -
了解详情
、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可行性 《国家赔偿法》制定之初,有不少学者建议立法机关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中,但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的影响而 赔偿制度正逐步完善和发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程度及数额认定标准越来越科学合理化,这表明精神损害赔偿是具备可操作性的,也说明了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52.html -
了解详情
防止和去除该区域内农用地土壤特定有害物质的污染和使已受污染的土地的利用合理化。并列举了在对策规划中应规定的各种事项。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也 恢复所需要资金及其使用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后土壤污染治理基金管理主要发展趋势。建议治理资金来源有如下方面:①污染企业;②受污染地块的开发商;③当地社区和居民;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67.html -
了解详情
别人的经验,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以便从制度上和实践中进行改革使其合理化。 三、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从上述可见,域外关于刑事 财产损害赔偿范围标准予以考虑。 虽然有人认为应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人格权利, 如 建议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范围明确规定为生命权、健康权、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8.html -
了解详情
标尺来衡量,当今中国刑事法治背离罪刑法定的实践不因本土法治构建的推进就获得合理化、合法化的正名,因为它是对基本法治精神的根本与彻底的违背。我国要型构 依法侦查的举证责任并开展严格审查,对证据不足的积极行使要求检察机关补充侦查的建议权,在依法分析证据把握事实基础上对公安、检察的重罪追诉现象予以依法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01.html -
了解详情
服务,在为领导服务中,要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提的建议科学、合理、严密,为领导决策起辅助性作用;在为业务部门服务中,我们应该主动 知内知外,为领导提供真实、准确、详细、全面的情况,促进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六)完善制度。综合服务保障工作涉及面广,要依靠制度来管理,通过制度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48.html -
了解详情
与司法调整。根本的办法是在法律的制度设计上进行调整,使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合理化。对此,两大法系国家的立法经验足以借鉴: (1)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与 法律适用的统一,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高案件审判的质量,节省更多的司法资源,建议中院、高院对这一类型案件作出明确的裁判标准及依据。 作者:黄英能、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