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意见》、《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中规定:生效的法院裁判文书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刑事诉讼规则》中规定:对于 盖然性。[4](P665-668)主张重于优势盖然性的人,认为这一证明标准与民事、行政诉讼优势盖然性标准发生冲突,并且增加了当事人的证明负担,所以不主张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与之相伴的证明规则和法官认证的标准,使民事司法证明陷入难以预期的盲目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法律规范和民事司法 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四十七条也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由此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0.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经一年了。这个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虽然只是一个司法解释, 由于法官“不能拒绝裁判”,面对此类案件,法官仍然要作出自己的选择。根据上述证据规则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法官应当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4.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只是支持主张的基础,当事人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诉讼实现其主张。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提出积极主张-在诉讼案件中反映为本诉或者反诉,应当就其积极主张 己方倾斜,待证事实的“真相”将越有利于己方。但是,不或者不能提供证据与最后证明责任规则是否适用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这意味着,以举证能力的差异作为怀疑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2.html -
了解详情
哪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私自制作视听资料作出限制性规定,秘密制作的视听资料属于瑕疵证据范畴,对其效力各国的规定却有所不同,美国早在1897年各州就规定了根据 制作的视听资料均可以做为证据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68条的规定,实际上对瑕疵证据设置了相应的排除规则和判断标准,即: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59.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相当的内心确信,即可认定事实为真实,即法律事实。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对证据推定规则也有所规定,该《规则》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 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2、江伟主编的《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3、梁彗星编著的《民法解释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37.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裁判的事实根据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即它们是根据证据规则、法庭规则、判例汇编传统、辩护技巧、法官雄辩能力以及法律教育成规等诸如此类的事物而 救济以使其获得补救;三是适用法律并且创制法律。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实际上已声称这三种功能就是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21]在德国,人们认为,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5.html -
了解详情
、维多利亚不动产抵押案件开发的系统等。这类系统一般包括法庭计算机联网操作,电子诉讼文书管理,拥有复杂信息存储、图像、搜索和查询能力的展示系统,提供拥有存储 的直接原则、言词原则、公开原则;书面诉讼文书的规定;证据形式等。有些国家法律规则富有弹性,不排除信息技术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有些国家正逐渐对法律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和运行中导入程序正义理念已势在必行。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作为宏观问题,是由一系列制度、规则的公正和权利义务的平等构成的,离开微观问题和局部的 证据的行为有原则地进行,不会为追求客观真实而任意扩大证据调查权限。具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提出如下建议:(1)将抗诉程序中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1.html -
了解详情
后,一个案件才算大致解决了。”从这一点来出发,滋贺秀三把清代民事审判看作一种“教谕式的调解”(didactic conciliation)。[8]但是又应看到,“这种 经验,却不可能形成一套严谨的证据调查规则。 其次是缺乏对抗式的判决形成方式。强调当事人的对抗,这是西方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基本的传统;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