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笔者认为不能。例如,一盗窃犯或抢劫犯的家属明知其财物是配偶犯罪所得仍与之共享,难道对其全家均以盗窃罪或抢劫罪进行处罚吗?显然不能。这种家属 送钱的事情、请托事项告知国家工作人员的真相,利用行贿人有求于人的心理从中非法占有了他人的钱财,符合诈骗罪的特征。 4.家属勾结、伙同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70.html -
了解详情
128页。 。因此,实践中需要把网络犯罪和计算机犯罪加以区别。 3.事实上,我们所谈及的网络犯罪与经济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术语一样都是依据犯罪学理论 的主观心理态度。 (3)注意认清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这里的其他犯罪包括(金融或合同)诈骗罪,盗窃罪,挪用(公款或资金)罪,贪污受贿罪,组织、领导、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4.html -
了解详情
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对盗窃罪并无数额较大之限制。 但相对比较起来,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其理由如下: 首先,第一种观点认为转化犯只能是罪与罪之间的转化, 从立法完善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将此种情况根据情节之轻重或作为盗窃、抢夺、诈骗罪的从重情节考虑,或作为吸收犯从一重处罚,若单独以条文立法,似更妥当,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8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分则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财产犯罪,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等均规定在判处主刑的同时,并处或单处罚金;对敲诈勒索罪增设 某种活动者,处最高三年徒刑或者科罚金。 需要说明的是,在罚金刑设置方式上应有所区别,在构成要件场合,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并处或者单处,而在法定刑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7.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及惩处上。具体而言:我国刑法规定中涉及侵犯自然人财产私有权的罪名共有11个: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 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权宣言》第一条就宣布:人人生来自由与平等,并有权保持这种状态。社会区别必须基于普遍福利。第六条进一步规定:不论是保护抑或惩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3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加以处罚;依据一般生活观念,只要能够认定行为与结果存在条件关系,都应当对行为人进行归责;依据盗窃罪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传统刑法观念,(36)对于公然盗窃的, 如果考虑行为,肯定行为样态以及伴随行为的主观要素,违法判断的明确性、可感性就会丧失,违法判断和责任判断的区别就会变得比较模糊。周教授所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566.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犯罪的目的不同。对于某些犯罪,刑法还明文规定必须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否则就不能成立该类犯罪。如,第192 条的集资诈骗罪必须是以非法 上的统一,也应将数额作为绑架勒索犯罪的量刑情节之一。数额标准应由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具体可参照抢劫罪或盗窃罪的数额标准。2 .绑架犯罪中因绑架的人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