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而且由于对法官助理或法院委托调解人的调解结果再进行确认或制作调解书,存在调解劳动的重复。民事调解具有与判决同等法律效力,早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且能有效避免 权益,内容是否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四是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离婚、刑事案件等是不可以进行和解的。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如执行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87.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的指导意义。反观法院调解,它只是诉讼过程中的可能选择,并非民事诉讼中的必经程序(离婚案件除外)。因此未能贯穿整个诉讼过程的法院调解并不具有基本原则的 润时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5]王世心、张志华:判决书少了调解书多了,载《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3.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协议的概念、特征 ㈠、概念:履行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就给付之诉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调解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在法律文书判决的日期内不能实际履行的情况下,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夏呤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5.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被告人是累犯,却不引用《刑法》第65条第一款;离婚案件缺席判决,但判决书中却未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30条。有的判决内容丢三拉四。如有的当事人 。有的字号类别不统一,同类案件有几种不同的表述;有的在调解书尾部遗漏固定格式用语,使人不知调解书何时生效;有的庭审开始时未交待组成合议庭,但落款处署名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26.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协议的概念、特征 ㈠、概念:履行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就给付之诉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调解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在法律文书判决的日期内不能实际履行的情况下,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夏呤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理要求,说服委托人接受对方当事人的合理意见,协助订立有关设立、变更、终止民事、经济等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务文书,必要时受托代办公证。 代理参与解决涉及债权 合理的仲裁决定。 调解协议达成后发现确有不当的,应当告知并协助委托人在调解书送达前向有关机关和对方当事人声明翻悔;委托人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受托代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631.html -
了解详情
不会考虑人民调解协议的内容。 (三)人民调解与司法无涉 1991年《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该法没有规定人民调解协议的 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进行诉讼外调解。双方和解后,法院可以以调解书形式确认其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时,法院及时为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为做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24.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公开审判一直是诉讼制度的基本要求。作为中国民事审判权行使方式的法院调解也当然遵守公开审判制度,没有注意到调解解决纠纷与 可以作为证据成为当事人质证的对象。第91条明确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法院调解的调解人与法官的双重角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11.html -
了解详情
开展立案调解使立案庭与相关业务审判庭出现了矛盾。相关业务审判庭认为:把大量的简易民事案件消化在立案调解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业务审判庭的工作量,但是 ;第四、明确规定对具有财产给付义务的案件在立案调解中可以运用担保制度,调解书可以直接列明担保人的诉讼地位;第五、明确规定在立案调解工作未成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84.html -
了解详情
成长时间的威慑力,也解决了由此造成的执行积案的问题。同时建议在判决、调解书中将申请执行时效、条件以及被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写明,有利于当事人自觉履行还债 ,这就造成了债务人长期拖欠巨额债务有恃无恐,采用他人名义登记、存款或假离婚的方式隐匿财产、制造假象,人为造成无力还债的结果。 (三) 加强法院执行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