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使用了刑讯逼供方法,终于迫使罪犯说出了孩子藏匿的地方。然而当警察赶到现场,孩子早已被杀害。关于本案的争议主要是,对这位警官采取刑讯逼供行为是否正当 自然属于违法,然而正当性问题却值得引人思考。这就和人们关于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关系的观念直接相关。从个案的处理判断,似乎可以认为刑讯逼供可能作为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3.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了。婚姻被宣告无效,男青年受到正式起诉并被判刑。 这则实例所引发的思考是令人深思的。对此,许多中国法学者常常一言以蔽之地将上述案件中行为人的 经验世界里的必然律之间只要能够建立相应关系,二者就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例如实践理性原则)。这一原理,康德称之为“辨证关系”,既两个对立原则(经验科学原理与超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7.html -
了解详情
安排的安排者是严重缺乏理性而又偏偏是欲求理性思考的人类。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去考虑,即不考虑外在的因素,因为人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具有同一传统、同一 商品的信息、新闻信息、个人信息。我国现在对知情权的研究多限于公共事务的信息和商品的信息。在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已明确规定了消费者有权获得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811.html -
了解详情
确保制定所有相关法律时均能考虑到反贩运人口问题,而且完全相互协调,这在实践中是有难度的。另外,由于反贩运人口在相关法律中只是众多问题之一,鉴于中国强势政府和 》2009年第5期,第97100页。姚家儒:《论拐卖人口犯罪的侦查机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03106页。杨文龙:《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0.html -
了解详情
,于是便在访民与基层信访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紧张的关系。实践中,信访机构不具有解决实体纠纷的事权,主要依赖做思想工作、安抚上访人等软性方式来缓解 《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9]林莉红:《论信访制度的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20]参见吴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7.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我不同意将教唆、帮助自杀定故意杀人罪。要定罪,得另外作出规定。[31]实践中也有观点赞同此种态度,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郎胜指出,当初 137页。 [33]参见吴访非、佟曾、张俊英:《教唆他人自害行为的立法思考》,载《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0.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我不同意将教唆、帮助自杀定故意杀人罪。要定罪,得另外作出规定。(31)实践中也有观点赞同此种态度,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郎胜指出,当初 137页。 (33)参见吴访非、佟曾、张俊英:《教唆他人自害行为的立法思考》,载《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1.html -
了解详情
要落实在司法过程中,尤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因而司法机关能否确认刑事政策的法治内涵、对刑事政策法治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达成共识、主动推进刑事政策 注意: 1. 刑事政策制定主体的合法化。刑事政策属于关系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国家权力与公共事务边界的重大事项,因此其制定主体的合法化至关重要,刑事政策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4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要防止逮捕权的扩张,保证逮捕实施的正当性,就要对其进行司法控制,由中立的司法机关予以审查,以决定是否适用逮捕。在司法实践中,侦控 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指国家权力不是无限的,它应当与公民个人权利之间保持均衡的比例关系,在基于正当目的需要以国家权力限制公民权利时,要尽可能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在践行刑法目的、实现刑法任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推进,刑罚结构改革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宽严相济的 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1. {19}卢建平.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应然追求[J].法学论坛,2007,(3). {20}刑法修正案(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