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院可以直接改变起诉罪名。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制定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6条第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 的问题。 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上级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或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下级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审判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25.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事由的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并已于2008年4 再审的权利。 第四,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细化并统一了当事人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事由。虽然,此次修改保留了提起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但在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9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的申诉愿望。但是,由于现行审判监督制度下,只有人民检察院的再审抗诉权以及人民法院的自行决定权再审权可以直接启动再审程序,致使当事人的申诉 ,在司法实践中,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事实上亦多是基于人民法院的再审抗诉权以及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权,至于由当事人的申诉权直接引发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81.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3)被告人 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地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第187条还规定了不开庭审理的审判方式,这就决定了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6.html -
了解详情
疲软,难以发挥其应有效能。以权力机关的监督为例:虽然根据我国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法院的权力来自人大,对人大负责, ,如此理解当然不能成立。至于《民事诉讼法》只在第二篇审判程序中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问题。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法把所有人民法院适用裁定的范围(包括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19.html -
了解详情
到有效预防作用。从目前的诉讼程序看,对于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抗诉,但量刑偏轻偏重仍是在法定刑幅度内量刑,错误不明显,二审 长安区出现了全国首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中的辩诉双方定罪、量刑参与程序。该区检察院和法院为此联合制定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拓展法庭教育的规则》。这一规则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24.html -
了解详情
审。第二种意见认为,鉴于本案系检察院为被告人的利益而抗诉,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故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目的在于消除被告人对上诉的顾虑,保障被告人上诉权的行使,从而维护上诉制度。检察院不属被告人一方,因此不存在保护被告人上诉权的问题。(3)我国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92.html -
了解详情
对生效裁判不服的申诉愿望。但是,由于现行审判监督制度下,只有人民检察院的再审抗诉权以及人民法院的自行决定权再审权可以直接启动再审程序,致使当事人的申诉 安文载 《审判监督改革的新视角》一书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督庭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199页 3、《我国再审改革的必由之路》虞政平文 摘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63.html -
了解详情
仅仅是分工而已,一个行使审判权,一个行使监督权。法院在认为有必要之时,可以主动通知人民检察院参与民事诉讼,从而发挥法院自己想发挥但又不便发挥、不能发挥的职能,如 权,究竟到何处方是终结?这需要立法划出休止符号,这个问题就转换成了抗诉的次数以及检察建议的终极归属问题。此问题当作另论,此略。 由上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1.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联系会经认真研究做出一个开创性的决定:于8月9日召开沈阳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中院根据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的情况和2001年工作安排 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20 检察院抗诉职能的弱化,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检察院常忙于反腐,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大的越俎代庖。见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