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之中,亦即行政机关成了规定课税要素的重要主体,这种状况与课税要素法定原则及法律保留原则的要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其成因在于我国宪法没有严格确立税收法定 1)税收行政机关对纳税人表示了构成信赖对象的正式主张;(2)纳税人的信赖值得保护;(3)纳税人已信赖税收行政机关的表示并据此已为某种行为,[28]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html -
了解详情
法和债权法各自独立,“前者系以对一般人之利益应予尊重、不得侵害为原则;后者系以特定人间信赖关系为基础。二者性质不同,其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乃生差异,分别为 ,提出了另一种“统一”两种责任的设想,即合同责任的特殊性应当仅限于“尊重合同”的要求,亦即有关事实的认定,应以合同的内容作为根据,至于其他方面,则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4.html -
了解详情
中出现了技术问题,供货方应当给予买方技术支持,协助排除故障,这些都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二)成立要件1、在合同履行结束后。2、没有履行通知、协助、 第三人一般难以觉察,如果过失即可以构成侵权,则难免过于限制第三人的行动自由,造成对债权保护的无限扩大以至权利之间形成冲突导致法律不公平。应而只要求侵权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2.html -
了解详情
信赖利益的赔偿问题,而在这里很难说是一种信赖利益。当然我个人是主张用侵权,但违反的是什么义务。我理解是违反诚信原则的后契约义务,给对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比较好的方法是,认定合同有效,让他依据合同的要求继续提供一双符合质量标准的皮鞋。如果无效的话,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现在认为可撤销,让他自己去选择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8.html -
了解详情
权完全是立法在将赠与确认为诺成合同后鉴于赠与的无偿性为保护赠与人利益而专门创设的制度,是旨在弥补诺成性的赠与合同对赠与人要求过苛而设计的救济性手段。 学者已相当正确的指出,赠与人撤销合同将给将给受赠人造成损失,显然不符合诚信原则,有悖于立法之规范意图。为此,需要对第186条第一款作目的性限缩之解释,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55.html -
了解详情
了解与调查。而一般货物与赃物在物理外观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何以对善意第三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忽视他们的利益?此番规定只能使得交易当事人非在彻底摸清对方货物 物,而善意买受人也可以继续占有标的物,这是符合效用原则的15.而且经济和法律发展的趋势也表明,保护善意第三人,使得盗窃物和遗失物也可同样地善意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9.html -
了解详情
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 (3)保护患者的隐私。医疗活动以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信赖为基础,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往往需要向医疗机构 注意义务的要求应高于一般标准。比如,美国一些法院要求该医师必须依其能力做“最佳判断”方可免责。“最佳判断”法则与医师的一般注意义务有别,法院适用该原则时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96.html -
了解详情
不法利益,而只是说,任何人不得凭暴力从强盗、小偷手中抢走为其非法占有的财产。[10]而占有权利推定原则的确立,满足了一种对既有财产占有利用事实的保护的 示并附之以其他取得文书加以证明。少数国家如日本未赋予登记的公信力。认为公信只着眼对权利外形(登记)的信赖保护,而忽略了对不动产所有人真实权利的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59.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具有绝对的公信力,第三人只要基于对该公信力的信赖取得物权,就受到保护,不论让与人与原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无需适用物权行为理论,也无需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等非托付物适用善意取得。 总之,“善意取得向上服务于交易安全,向下服务于公示公信原则,只要客观上存在交易安全的要求,又完全符合公示公信的原则,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5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所应获得的信赖利益的赔偿数额不应超过有效且得到实际履行的情况下所应获得的全部利益[20].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适用过错相抵原则,即根据双方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479页。 [8]《依法保护当事人权益 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