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是指与案件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包括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由于当事人与诉讼的结果有最终的 就直接影响到控辩双方对质证的积极性。 (四)、证人出庭率低,导致质证的质量度不高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作了重大改革,确立了控辩式庭审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5]参见《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02条、第407条、409条、410条、411条和 作证的有关规定,以及《德国刑事诉讼法》第72条的有关规定。 [6]参见英国《1965年刑事诉讼程序(证人出庭) 法》。 [7]参见《美国模范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68.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李庄案代理词(2011-04-21 12:01:14) 审判长、审判员: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的相关规定,本律师为依法维护李庄合法权益,特发表如下辩护意见 证人改变证言的事实。 【李庄的主观判断】李庄在想徐汇法院提供证人出庭时,手头有这些证据材料,律师只能根据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掌握事实,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0.html -
了解详情
还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 血手套太小等)而以罪疑从无而获判无罪,但受害人亲属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救济。笔者认为类似的举证时限制度设计十分必要,如没有该制度,无限次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84.html -
了解详情
是被告人必须有辩护人为其进行辩护则法庭审判活动方为合法有效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法院可以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 证人出庭的具体措施。同时要积极尝试证人出庭的其他变通方式,减少证人出庭作证的消极影响。另外,根据民事证据规则,在刑事审判中可试行庭前证据展示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6.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的证据立法,有关证据制度的法律规范散置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典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之中。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刑事证据制度存在明显不足,最集中的表现 的司法解释。刑事诉讼法第49条强调对证人及其近亲属安全方面的事后保护,不利于调动证人作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立法上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程序,即便因此而导致真正的坏人逍遥法外也在所不惜。又如,在有些国家,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强制性的义务,但出于维护家庭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和特定 鉴定人,也包括机构鉴定人; [39]有的人则认为鉴定人只能是自然人。 [40]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09.html -
了解详情
出庭作证的权利,但笔者认为必要时法院可依职权主动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其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 ,提高法官的法律业务水平,加强法官对当事人举证指导尤为重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43.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特殊情况下,可申请法院依照职权进行调查。 2、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机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仅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无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并且存在证人 相关规定,致使很多伪证行为排除在追究责任之外,如对当事人故意作虚假陈述、证人故意作伪证、诉讼外证据持有人故意不提供证据、中介机构及其人员等故意出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0.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特殊情况下,可申请法院依照职权进行调查。 2、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机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仅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无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并且存在证人 相关规定,致使很多伪证行为排除在追究责任之外,如对当事人故意作虚假陈述、证人故意作伪证、诉讼外证据持有人故意不提供证据、中介机构及其人员等故意出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