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规定是否最科学、最完善,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民事诉讼中有的律师不把关键证据提交到一审法庭,即便一审中败诉也在所不惜。这样在一审中对方对他 处理,那么该当事人在一审中的举证责任是什么呢?等于什么责任也没有。换言之,等于说一审中的举证责任是虚的,是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的。这就使当事人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两个概念并未严格区分。如《诉讼证据规则研究》前言中称第四章为“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建议,其正文称为“民事证据规则”的立法建议。我国学者所主张 统治阶级意志,如对于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是由统治阶级根据追诉犯罪和保护人权的需要规定的。司法实践中,一些法官及理论工作者坚持认为,客观真理或事实真相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1.html -
了解详情
人为的原因或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容易出错,加之民事诉讼理论界通常将计算机证据归入“视听资料”类证据,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视听资料除了应当由 。其次,我国合同法已经将传统的书面合同形式扩大到数据电文形式,不管合同采用什么载体,只要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即视为符合法律对“书面”的要求。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5.html -
了解详情
所证明的事实予以认定。这一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为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不完整性和各个证据之间的不一致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而不可能要求当事人举证证明的 。然而,如果证人不能出庭作证,从而不可能采用英美法的交叉询问制度,为此需要在法律上对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后果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对证人的安全保护问题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5.html -
了解详情
在许多案件中,由于现有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判断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故需要借助于过错推定。另一方面,从加害人的角度上看,其往往具有科技专业知识,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对于一般过错责任,普遍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而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该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 相对与实体问题而言的,不直接涉及实体权利义务。这些程序性问题的规定也体现了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性,例如,关于管辖的规定。因此,在将违反程序正义作为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3.html -
了解详情
势力,从而确立对待纠纷的态度-是“和”还是“战”。是“战”,须采用什么诉讼策略,还须提交哪方面的证据;是“和”,价码是多少,底线多大。这样对诉讼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解与适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5]《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如果需要提交答辩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51.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权属判断中的困难所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权属抗辩的主体类型知识产权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相比,提起权属抗辩的主体类型没有什么差异,即都有以被告身份和 都要使用中止审理程序呢?当然不能走极端,因为是否中止审理取决于案件的证据状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证据状况的充分与否应以相对真理论为指导,而追求“纯真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项重要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需要公开审理的第一、二审案件的范围,对未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 权益,有效地防止滥用申请再审权,由当事人判断其启动再审的诉讼经济成本风险。在德国民事诉讼法律规定,上诉案件就实行了律师强制代理制度。也就是说,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80.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7〕现代司法制度的许多程序设计,例如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证据在法庭上展示和对质,双方当事人有得到听询的平等权利, 上级法院提出请示,并严格地遵循上级法院的指示处理案件。果真如此,上诉制度还有什么意义可言?正是有鉴于此。在某些法治国家中,上诉法院以及最高法院都十分注重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