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法为第八、第十一巡回法院所采用。所谓的严格均衡,实际上就是严格遵循刑罚的严厉程度与罪行的轻重相适应这一普通法传统,判断没收是否过度,就是以法律规定 主的责任大小,对犯罪工具应否没收、予以全部或者部分没收、部分没收时的具体程度作出判断。在比例原则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对犯罪工具予以全部没收违反比例原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6.html -
了解详情
很强的犯罪性。实际上此类条款在罪刑相适应问题上带来了相当大的问题。因此,我们的主流观点建议至少把较轻的案件转化为行政违法案件并非偶然。三、意大利刑事 的法律,不得对任何人科以刑罚”。法典和宪法中规定合法性原则的必然结果是禁止以类推方式解释刑法、对犯罪的明确界定(由此规则本身就应该明确、严密地把违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0.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被害人的损失全部承担,这与国家法律责任说的含义是相违背的。事实上,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对于任何犯罪造成的任何损害(包括生命、身体、经济损失、精神伤害) 上限等有关问题做出了规定。更是在第4条规定了对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与社会保障和其他救助相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768.html -
了解详情
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这三大基本原则统领定罪原则、量刑原则、行刑原则,等等。出罪的定罪罪后情节,虽然违反了定罪原则,但其在 ,有代表性的如加重结果说 (吴学斌、王声:《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载《律师世界》,1998年第10期)、加重情节说(刘艳红:《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4.html -
了解详情
的羁押期限要与被逮捕者涉嫌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相适应。逮捕正当性的三个要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丧其正当性。 进一步予以明确。对于刑罚要件,基于逮捕例外原则及比例原则的要求,应当适当提高适用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期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罪行轻重的不同,对是否羁押,是必须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居中裁判性质。社会心理规律表明,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与其自身角色相适应的不同心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原告和辩护人都集中在一 力、一事不再理(ne bis in idem)原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含义。此原则的意义首先在于有利于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和法律的权威性,其次也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2002年,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又专门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作出司法解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应当严格限制对某些判处死缓的罪行严重的罪犯的减刑,延长其实际服刑期。据此,建议对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58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分成定罪犯罪构成与设罪犯罪构成,与刑事法律实践的基本规律相适应,有 利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我国刑法理论犯罪构成研究中诸多缠结 科学的标准,将此标准用 于刑事立法,才能使罪行法定原则得以实现,使刑法真正成为司法定罪的严肃依据。同 时,也才能真正有意识地通过立法最大限度地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2.html -
了解详情
是犯罪行为,而非犯罪人。这种行为中心论极大地影响了等价时代累犯制度的建构。与行为中心论相适应,等价时代的累犯制度也只以累犯行为为中心,只强调把累犯行为的 论到康德的等量报应论,从康德的等价报应论到现代的该当论(Desert),报应的含义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报应主义着眼于已然之罪,其指向性是回顾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8.html -
了解详情
所要求的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自愿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的含义。上述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笔者认为,报案和投案确实不能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处理犯罪后自首的一般规定,是处罚总原则。首先,对于犯罪后自首的犯罪分子,无论罪行轻重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自首从宽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