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期限问题 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前置程序时,若被执行人申请复议,法定起诉期限及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与复议前置时被执行人申请复议的 单行法律规定。目前,尚未有单行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超过3个月,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短于申请复议期限,法定起诉期限应为申请复议期限,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17.html -
了解详情
压力提供了某种便利,从而影响了行政审判的权威和公信力。因此,改革和完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自然成为行政审判赢得社会公信力的首选和突破口。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积极 称详尽,但可以作为参考。适用本《规定》时还应注意,不应在不宜行使管辖权的举证方面过于苛求起诉人,只要当事人存在这方面的疑虑,一般就应当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34.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原告对原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先申请复议,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上诉人建设银行漯河分行对漯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以直接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54.html -
了解详情
,不敢告的情形十分普遍,即使起诉后,撤诉率和败诉率又极高。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尚且如此,为与自己利益无涉的公益提起行政诉讼,更难以想象。我们认为, 等公益法人应运而生,并在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例如环保协会、消费者协会难以承担起公益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52.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权的职能配置及评断第四章 当代中国检察权运行模式及评断 第五章 检察权的应然定位及权能培植、运行模式的理性思考第一章 检察权概述检察权是国家权力在社会 刑事司法监督权是我国当代检察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刑罚执行监督有效地保证了案件审判质量,维护了司法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19.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行政公诉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探讨。 一、行政公诉制度建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和存在的根据是监督、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作为 。检察机关对法律监督有多种形式,如提起诉讼、支持起诉、提起抗诉等。由此可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应是其职责范围内的事,由其担任行政公诉人是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5.html -
了解详情
施饶村村民诉村委会行政不作为案的开庭审理,并以村委会不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为由判决驳回起诉而告终,村委会行政诉讼主体地位的认定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在 ,任何基于相互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提起民事诉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应具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就村委会而言,基于其法定职权与村民之间所形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提出要求;更没有必要从学术能力和道德约束分离的荒谬立场去强调考试作弊应与学位授予脱钩。[41]对此,完全可以利用比例原则检验此类规定是否符合适当性 关于田永案之后各地法院在不同案件中对是否受理学生起诉学校问题的摇摆立场,可详见何海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2.html -
了解详情
从依法行政原则的要求来看,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实施立法活动等抽象行政行为时应做到依法行政,即符合法律优先的要求。法律优先意味着法律的效力高于任何其他法律 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关系,笔者认为将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抽象行政行为界定为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为宜。其次要解决起诉的条件。每项抽象行政行为都是针对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2.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司法机关应受到行政行为不法侵害或不利影响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请求,审查相应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认为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看,第二条规定,理解为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括式”规定是正确(因为起诉范围应当与受案范围一致),而第五条规定,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