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解除合同的机会,确立根本违约制度的重要意义,主要不在于使债权人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获得解除合同的机会。是通过根本违约制度,防止一方当事人在对方违约后,滥用 根本违约,解除权的行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2)、从自我保护意义来讲,并不是只要对方违约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断这种违约是不是根本违约,是否不采取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460.html -
了解详情
摸得着”的损失,一般也不会产生争议。关键是要掌握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债权人可以实现或者取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未来性。可得利益不是现实 是非违约方可以得到的利益。(2)合理预见原则。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26.html -
了解详情
性,有利于理清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以及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更加完善。因此,对名义股东向第三者转让股份的,不能简单以此为由认定股权转让无效 出让人故意隐瞒公司对外担保之债,当担保到期,债权人追索时,受让人以出让人欺诈为由,要求确认转让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应该说,出让人隐瞒的担保之债的金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795.html -
了解详情
债,另创新债以代替旧债的行为。其源自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上,合同的更改包括债权人的更改(即债权让与)、债务人的更改(债务承担)、合同标的更改( 规定,可变更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54条第1款规定,因重大误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17.html -
了解详情
转换为撤回权,以防止赠与人所享有的该项权利与可变更撤销赠与合同中赠与人享有的撤销权、保全债权人享有的撤销权等发生混淆。 三、详细规定赠与人法定撤回权的条件 由赠与人提起,或者赠与人在受赠人犯罪后一年内已死亡,不在此限。 为保护赠与人的利益,世界各国或各地区民法大都规定法定撤回权不得预先抛弃,赠与人预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1] 究其原因,在原保险中,由于被保险人可能对保险一无所知,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法必须详细规定了保险人的行为;而在再保险中,双方 支付的赔款,归破产管理人所有,成为破产保险人财产的一部分,由债权人参与分配。但是,直接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不得直接向再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如我国《保险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99.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定条件下另定规则。一些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经济学家,甚至主张公司法都应当是具有合同倾向的任意性规范。[4]他们指出政府处理信息的能力往往劣后于私人。对合同 公司参与各方以任何方式加以修正。我国新《公司法》在股东出资、高管义务、债权人保护等方面,设定了大量的强制性规则,不得、应当、必须这些标识性的字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9.html -
了解详情
人对其债权人负有的债务的作用。而且, 按揭贷款购房, 由于物的担保的性质,设定于特定物上的担保,事实上是由开发商设定和承担责任的。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后 ,主要是基于充分发挥诉讼资源解决纠纷的功能,避免当事人的诉累,并在此基础上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而非基于按揭银行对购房贷款的所有权关系或债权物权化的出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7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通常还规定行使行为优先权以同等条件为要件。 二、民事优先权的顺位关系 保护民事优先权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民事优先权之间的顺位关系,特殊情况下还要协调好 )民事优先权之间的顺位关系 在执行程序中,若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多个债权人的全部债务且有多个民事优先权并存,应根据立法目的,分析各种民事优先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58.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还需加以注意: 1.第三人不履行,合同债务人构成违约 《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 。 不要误认为违约金与定金同时约定就能得到双保险,一旦违约,就可以得到双方面的保护。根据《合同法》第1 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