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行为是指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政行为{7}。虽然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但是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事实行为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深入下去 斐阁,1979.258页以下.转引自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361。 {16}[日]盐野宏.杨建顺译.行政法[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3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体制改革问题 (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 司法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改革的热点。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司法改革,在加强法制建设一节中提出推进 职能部门,目前执行局有名无实,仍然延续原执行庭的体制。上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庭之间在行政上互不隶属,业务上互不沟通联络,同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庭之间更是互不来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单行法规。它的公布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补助问题难以解决。陪审员参加陪审,应当得到适当的补助。但是由于审判机关属于国家行政预算拨款单位,长期以来案件多,经费少已成为法院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层组织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或本人提出申请,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人民陪审员人选。报请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 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司法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独立。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陪审员制度,必须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45.html -
了解详情
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法制建设会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其中,对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系统的司法审查制度,如《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095.html -
了解详情
时的集体经济组织, 这就使得大多数情况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由村委会这一有准行政性质的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充当,在监督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也为个别村干部权力寻 不应一味强调管制、禁止,而应当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快法制建设、政策疏导,在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用益物权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46.html -
了解详情
迅速发展。1998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该条例是为了防止建设 检查监督机关的督察不够及时,对违法事件也不能做出相应处罚。 总之,经过40年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我国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9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颁布和施行,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人民陪审员制度将更加完善和规范,并将 发生。 第四,司法独立价值。由一般民众参与司法审判,可以促使合议庭摆脱过多的行政干预以及法院内部上级领导的干预。因为民众头上并没有乌纱帽,因此可能并不害怕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95.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却多有无奈,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法律保护缺位的情况,提出了完善环境法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保护;救济补偿; 污水、垃圾集中处置设施,这些对农村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落实历来强调行政执法,但是,目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执法力度不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2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一种属性。这一属性不仅影响着整个法律体系,还应该被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方针与推动力。[10] 依照基本权利的双重属性,国家一方面不得侵犯公民的 通过契约关系来平衡相关利益时,国家必须设法进行保护。而在社会现实方面,我国的法制建设与西方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立法目前尚不健全,如果坚持认为司法机关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