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被起诉犹豫的人员在3年内重新犯罪率为11.5%,而同期被判缓刑及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分别为21.5%和57.2%。因此,起诉犹豫在实务中被广泛运用, 其要件是:(1)适用死刑、无期或最低刑期为1 年以上惩役或监禁以外的案件;(2)被告人在开头陈述中已就该诉因作了有罪陈述。 符合上述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9.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据刑诉法第34条规定,对于因经济困难、行为能力受到限制者和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案件,国家 根本目的和任务出发,“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又兼采“既判力排除规则”,即适用“一事不再理”的一些例外或补救措施。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此限度内拷囚至死,执法者不受处罚;如超过此限度拷囚至死,执法者则要被判二年徒刑。宋朝法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然而,法律上的这种规定并不能阻止 洛林法典》规定用纠问式诉讼程序代替抗辩式诉讼程序。由于被告人供述被视为定罪的主要证据,所以刑讯逼供自然成了查明案情的主要方法。当时,很多法官都把刑讯看做使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8.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过去总是屡禁不止。又如,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刑讯逼供,违法乱纪,非法剥夺和限制被告人的人身权利,造成人身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又总是得不到处理,使刑法惩治这些 不构成刑事罪后,不得被判刑事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时适用的法律规定。”1954年4月的《国际人权公约》草案第15条第1项,又重复了这一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9.html -
了解详情
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7、行为人是否为累犯。如果案例给了行为人以前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过刑,且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的时间不满5年,又再次实施故意 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第34条第3款:“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第96条:“犯罪嫌疑人在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5.html -
了解详情
对该被告人指控的犯罪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实施时,作案手法的证明就具有了相关性。例如:被告人被指控用“到我家去看一个奇妙的魔术表演”的许诺把一个儿童骗进一辆 地耗费时间,而且可能造成针对该证人的不公正的偏见。如果该证人否认他以前曾被判有罪,那么该判决可以通过其它证据来证明,如经核实的判决书副本④。联邦证据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2.html -
了解详情
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对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适用范围作出了规定:第一,如果被告人被法庭判决无罪,检察官无权对被告人提起上诉,即使法庭在审判中犯有某种对检察官不利的 和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从监督的对象看,即可以是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案件的审理,也可指对审判工作检查、指导。“审判监督程序”未能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9.html -
了解详情
是“犯罪的性质越严重,必要的证据最低要求就越高”。在联合国有关死刑的法律文书中,对死刑案件适用的证明标准是“明确和令人信服的证据并且对事实没有其它解释 而被认为是合理的可能性或者或然性之中的怀疑。丹宁勋爵读到被告人被判决有罪之前;证据必须达到说服程度是“它不必达到确定无疑,但必须具有高度的盖然性。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81.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强调的是,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对那些论罪当判死刑的罪犯,一定要进行区分,如果不是必须判处立即执行的,应当适用 应在刑罚的裁量上有所体现,这是积极的刑罚控制;从消极的控制来讲,在对被告人量刑时,对那些从重处罚的情节在量刑中加以考虑时,必须严格抑制刑罚无限的上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8.html -
了解详情
。在英美国家,保释率是比较高的。在英国的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保释具有普遍性,立法在保释概念上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限制。根据英国法律规定, 候审,我国立法者同样考虑了人权保障的因素,不能一味否定其积极的功能作用:其一,我国取保候审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理论上除了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及流窜作案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