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哨,白马立即挣脱郑某跑回陈某家院内。 [分歧] 在本案审理中,对被告人郑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盗窃未遂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郑某的行为属盗窃既遂,因为郑某已从陈某院内牵出马匹,按常理陈某控制马匹的主要方法应是院墙,马匹被牵出院子25米,陈某已失去对该白马的控制能力,虽然后来白马又回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02.html -
了解详情
被追回赃款,后王某报案。 二、分歧意见 在处理该案时,对马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盗窃未遂,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是盗窃 《解释》中的“损失”应理解为实际“占有”。“失控”和“控制”不等于“占有”。“占有”应理解为盗窃行为人对被盗财物已具有支配、使用、处理程度的控制。本案中,马某盗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3.html -
了解详情
锁,将里面的20只电瓶搬至山下公路的汽车上。因形迹可疑被路过群众追赶,为毁灭证据,两人遂将被盗电瓶抛下车后逃离。经鉴定,被盗电瓶总价值一万五千余元。 本案王某和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既遂。本案中,王某和李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用的目的,未经他人允许而采取撬门的方式进入他人封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527.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争议,但对于认定构成转化型抢劫罪既遂还是未遂的问题上,一、二审法院存在不同认识。 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杨某、徐某盗窃他人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 和司法实务界都有较大争议。依据法律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遂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有无该情节,在量刑上存在明显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83.html -
了解详情
的既遂与未遂不只影响量刑处罚,更影响到犯罪构成与否的认定。对盗窃案件系既遂还是未遂的判别标准,学理上存在多种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七种:1、接触说。即 达到了犯罪目的,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而这恰恰是区分犯罪既遂或未遂的基本点。“接触说”客观上扩大了盗窃既遂犯罪的范围,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9.html -
了解详情
能是先犯其他犯罪,即只要行为人着手实行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管既遂未遂,也不论行为人取得财物数额大小,均存在转化为抢劫罪的可能。第二,转化型抢劫罪 犯罪是否得逞作为区分犯罪既遂还是未遂的显著标志,转化型抢劫罪与普通抢劫罪一样,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主观上是存在对被害人杀伤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99.html -
了解详情
相威胁,其转化行为同时完成,犯罪性质立刻转化为抢劫罪既遂。因此,不管前提行为是未遂还是既遂,其转化后抢劫罪都构成既遂。因此,本案应认定为抢劫罪既遂。 第二 的是定何罪的问题,如果转化成功,直接定抢劫罪,否则就按盗窃、抢夺、诈骗这些先前行为定罪;而转化型抢劫犯的既遂与否是犯罪形态问题,其解决的是转化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20.html -
了解详情
搬到海堤上再装车盗走。 主要分歧: 本案中,对林某等人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既遂还是未遂,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争论的焦点在于被盗物品是否脱离被害人的控制范围 物品,被害人失去了对该物品的控制,更何况本案中是将被盗物品在原地切割后移出100米远再装车,其行为应属盗窃既遂。 第二种意见认为,林某等人构成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模式。对未遂犯的处罚采取何种立法体例,同刑法分则中的具体犯罪是以犯罪既遂还是以犯罪成立为标准,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对未遂犯等的处罚是采取概括 、第222 页。 10 金泽刚:《犯罪既遂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年版,第205 页。 11 其中,盗窃未遂应当理解为未达数额较大。因为通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3.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行为人欲窃取一个花瓶,但是在窃取的过程中把花瓶打碎了。这种情况下,盗窃犯罪并没有完成。所以1998 年最高法院关于盗窃罪司法解释第5 条第13 款 。如果行为人实际取得控制的这一部分财物达到了较大以上,那么是应按客观窃取数额定盗窃既遂,还是应按主观意图定盗窃未遂呢? 根据刑法理论,确定犯罪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