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93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司法机关从而接受审查和裁判的情形,自然不能以投案自首论处。而对于自诉案件,向被害人投案后,须同意被害人将自己的罪行告诉司法机关,经自诉而受到追诉后,才 被一家司法机关发觉,即视为被全国的司法机关发觉,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成立投案自首。还有的论者在对上述观点提出批评的同时,提出这里的司法机关应当是指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03.html -了解详情
,焦躁不安、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败露,害怕同案犯自首等。如何有效分化、瓦解罪犯,鼓励、争取、促使、策动个别罪犯早日投案自首,就需要在刑事立法和司法 投案获利,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地步,从而促使个别罪犯主动投案自首。甚至在罪犯中形成争先投案自首的局面,从而实现有效打击共同犯罪的目的。有效打击共同犯罪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16.html -了解详情
投案的情形,只是因为客观原因使送的方式发生形式上的变化,仍然可以视为投案自首。二、受侦查机关自身原因影响之认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 如果是亲友报案,并告知公安机关嫌疑人去向的,且被告人也知道公安机关正前来抓捕自己而没有再行逃跑,等待公安机关前来,公安机关据此抓获被告人的,实践中往往因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2.html -了解详情
投案的情形,只是因为客观原因使送的方式发生形式上的变化,仍然可以视为投案自首。 二、受侦查机关自身原因影响之认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 是亲友报案,并告知公安机关嫌疑人去向的,且被告人也知道公安机关正前来抓捕自己而没有再行逃跑,等待公安机关前来,公安机关据此抓获被告人的,实践中往往因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87.html -了解详情
投案的情形,只是因为客观原因使送的方式发生形式上的变化,仍然可以视为投案自首。 二、受侦查机关自身原因影响之认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 是亲友报案,并告知公安机关嫌疑人去向的,且被告人也知道公安机关正前来抓捕自己而没有再行逃跑,等待公安机关前来,公安机关据此抓获被告人的,实践中往往因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5.html -了解详情
罪过只能限定为过失。因此,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能避免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表明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大。显然,对于交通肇事这种过失型犯罪的 围追堵截等外部原因,甚至有可能是因为面对突来的车祸,产生恐惧、害怕等心态,从而选择自己拨打电话等方式投案自首。无论动机如何,均不影响视为自动投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140.html -了解详情
侦查人员的身份。 4、被告人投案自首后取保及变更强制措施后又投案自首的认定。 (1)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被告人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侦查机关 在取保候审期内多次传唤张,张因害怕被判刑而拒不到案,后公安机关在其家中将其抓获,而另一种情况是被告人投案自首被取保后,在取保候审期内被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54.html -了解详情
严,遂萌发盗窃之念。2003年1月7日凌晨1时许,赖某潜入夜总会盗取电脑点歌系统、电脑主机、显示器、VCD等物,价值13600元。当日下午,赖某见失主损失巨大,又害怕法律制裁,遂找到失主承认自己的偷盗行为,失主即打电话给公安机关将赖某抓获。 被告人赖某这种向失主投案的行为可否认定为自首? 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38.html -了解详情
未逃逸的行为应直接适用刑法规定的第一档法定刑,不再重复认定自首,肇事后逃逸又投案自首的行为适用自首制度,并应准确认定逃逸行为。 关键词:交通肇事、自首、 适用自首制度的合理性 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5.html -了解详情
后未逃逸的行为应直接适用刑法规定的第一档法定刑,不再重复认定自首,肇事后逃逸又投案自首的行为适用自首制度,并应准确认定逃逸行为。关键词:交通肇事、自首、 适用自首制度的合理性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8.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