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525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受到了实际威胁的诬陷行为被作为犯罪既遂处理,这对犯罪人有所不公。 3.诬告陷害与诽谤罪的界限 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 陷害定罪处罚就显然不当。因为1979年刑法第147条所规定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刑罚是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上述伪证罪的最高法定刑却是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75.html -了解详情
,还是根据现行刑法,这种结论都过于绝对。1979年刑法第138条规定,对于诬告陷害,参照所诬陷的罪行的性质、情节、后果和量刑标准给予刑事处分。而 陷害定罪处罚就显然不当。因为1979年刑法第147条所规定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刑罚是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上述伪证罪的最高法定刑却是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3.html -了解详情
,从而可能引起对他人进行刑事追诉或者加重其罪责危险的行为,均可以构成诬告陷害。 (二)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告发行为 如果行为人捏造了犯罪事实,并且指明了 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显然此要件表述的即为行为人的目的,也就是说本毫无疑问属于目的犯。笔者认为,既然立法明文规定着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这一用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915.html -了解详情
行为,可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批评教育。 (四) 本与诽谤罪的界限 二者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 要求行为人点名道姓,只要告发的内容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对象是谁就构成诬告陷害。至于被诬陷的对象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还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980.html -了解详情
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由于刑法分则没有对诬告陷害的法定刑作出具体规定,可以在比照之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进一步保证定罪 有刑法总则的明文规定,如刑法对教唆犯的规定就属于此类情况,这种比照体现了刑法定的原则,怎么能和原始意义上类推相提并论呢?原刑法第138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99.html -了解详情
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有一种观点认为,捏造他人一般违法事实的也构成诬告陷害,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本法明文要求主观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之,并且希望这一危害结果发生。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有的是挟嫌报复、栽赃陷害、发泄私愤;有的是名利熏心、嫉贤妒能、邀功请赏:有的是居心叵测,排除异己,欲取而代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7703.html -了解详情
告、检举失实则是鉴于对情况不了解或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而告发检举,主观上没有陷害他人的目的,而且往往是为了伸张正义,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向有关方面进行告发检举的 的目的是意图使被诬陷者受刑事追究还是受党纪、政纪处分。 三、诬告陷害既遂的标准 本的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为目的,客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82.html -了解详情
上并没有捏造事实,意图使王某受刑事追究的故意,只能算是检举失实,因而不构成诬告陷害,应依法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根据我国法律 上没有虚构犯罪事实的故意,而系客观上因误解而发生了告诉失实的后果,错告并非诬告,不是犯罪行为。本案中,李某怀疑王某家的长虹彩电系偷窃所得,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01.html -了解详情
诬告陷害 诬告陷害,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犯罪构成特征是: 1.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 捏造犯罪事实的行为,所谓捏造,是指完全虚构犯罪事实。至于行为人是否也捏造了有证据,不影响本案成立。如果行为人捏造的事实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或者其他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276.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