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购买、运输假币与出售假币行为为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关系,购买、运输假币的行为脱离出售行为并无独立存在的必要,因此全案 适用选择性罪名的一个疑难,载《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2]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如何适用选择性罪名,载中国知网,2014年12月25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110.html -
了解详情
不超过7年最高刑为宜,而且应严格限制吸毒者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范围。(4)持有假币罪与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法定最高刑仅相差1格,而且与使用 行为。[54]而且,既然查明行为人持有毒品的确是为了自己吸食,也就排除了可能用于贩卖而侵害公众健康的抽象危险性。因此,只要行为人持有毒品确实是为了自己吸食、注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34.html -
了解详情
中,采用出售一语的,计有以下条文及其罪名:(1 )第171条出售假币罪;(2)第206条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3)第207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理解,不以贩卖为目的的收买,显然不包含在贩卖的概念之中,这也正是贩卖一词与买卖一词的最大区别。 倒卖,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但未收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61.html -
了解详情
中,采用出售一语的,计有以下条文及其罪名:(1 )第171条出售假币罪;(2)第206条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3)第207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理解,不以贩卖为目的的收买,显然不包含在贩卖的概念之中,这也正是贩卖一词与买卖一词的最大区别。 倒卖,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但未收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效果,但之所以能够做出拟制规定,是因为这两种行为在法益侵害上没有明显区别,或者说二者对法益的侵害程度大体相同。否则,法律拟制本身便缺乏合理性,因而 ,未规定明知要素的条文是否也要求?例如,与运输假币罪同条的出售、购买假币的,是否就不需要行为人明知是假币?质言之,行为人不明知拿人民币所兑换的美元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6.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者意思其实也是基于实质的考虑。例如,立法者正是考虑到购买枪支、假币与出售枪支、假币的行为具有同样的法益侵害性,才将买卖行为一并进行规定。立法者考虑 ,只要对这一点未加以明确,便无法明确对二者作如此区分的理由,也便无法揭示区别二者的标准。例如,委托物侵占罪(日本刑法第252条)可以理解为,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2.html -
了解详情
是明知的,明知是假币而仍决意购买,显然是出于一种故意的支配。至于购买伪造的货币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如有的购买后再进行贩卖,有的购买后 即可构成本罪。对于运输行为,刑法区别于出售、购买的行为,在主观上作了“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这一特定的限制。这是因为此种行为与出售、购买行为不同。后者只要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836.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分子收购伪造的货币的; (2)在内海、领海收购、运输、贩卖伪造的货币的; (3)与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 可由海关依照有关的海关法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二)区分走私假币罪与其他货币犯罪的界限 区别的主要界限在于犯罪的手段不同。 四、处罚 (一)根据刑法151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971.html -
了解详情
等非典型的法定刑升格条件是加重构成还是量刑规则,才是问题的焦点。 既然是在区别于加重构成的意义上使用量刑规则概念,那么,也应当从构成要件的特征入手判断各个 与否的要素,与犯罪既、未遂认定无关。⒂另一种表现是部分有关行为对象的数额规定。例如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中的毒品数量,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走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202.html -
了解详情
预见到对向犯双方行为的存在。例如,立法者在设立出售假币罪时就已预见到购买行为的存在;同理,立法者在设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时也已预见到购买行为的存在。 买卖双方都要受到处罚,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是卖方一方受到处罚,这种立法上的区别对待就是立法者的有意安排。其当然的逻辑结论是:对于后一种情形,对购买方不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