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属性问题研究——浅析民事诉讼中视听资料的合法性 作者:王清镇 相关案例:2000年12月28日,上海静安区法院一审判决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离婚,但在 弱者是20世纪法律制度变迁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民事诉讼领域,援助在运用诉讼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实际上是法院对双方当事人利用诉讼资源能力处于不平等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0.html -
了解详情
更高的技术要求,带有明显的科学技术运用性质。2、准确性和逼真性。和其他证据形式描述、阐释的方式相比,视听资料在形成过程中受录制人以及其他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的本质属性使然。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民事诉讼中需要排除的非法视听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录制他人之间的谈话或行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除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88.html -
了解详情
,视听资料作为区别于书证,物证等的一种新型证据种类被广泛运用于诉讼活动中。不过,由于视听资料易伪造且存在偷拍,偷录等非法形式取得之弊端,围绕 败诉。案件类似,结果截然相反,这不由得让人对视听资料的鉴定究竟由谁申请产生疑问。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二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76.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该条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官依法独立审查 5、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6、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有利害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1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证据,具有描述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它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 由胜诉方自己承担;如果部分被采信,则由各方分别承担;如果全部被采信,则由败诉方承担。但是,这种分配方法的运用也不能太绝对化,还应参考胜诉方的主观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却绝不在少数,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可以运用的法律依据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国目前专门规定电子数据问题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该法于2005 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2条: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2002年10月施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带有明显科学技术运用性质的过程。 2.视听资料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逼真性。视听资料属于实物证据,一般地说,这种证据具有客观性,在形成过程中一般不受录制人 资料均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3.审查视听资料的收集是否合法。首先,审查视听资料的收集主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事诉讼在证据问题上一直实行当事人提供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证据中的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像或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形象或音响,或以电子计算贮存的数据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明材料。在诉讼中,常用的视听资料主要 资料、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等等。视听资料可以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视监控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和运用其他技术设备获得的资料等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02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证据中的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像或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形象或音响,或以电子计算贮存的数据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明材料。在诉讼中,常用的视听资料主要 资料、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等等。视听资料可以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视监控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和运用其他技术设备获得的资料等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02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证据中的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像或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形象或音响,或以电子计算贮存的数据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明材料。在诉讼中,常用的视听资料主要 资料、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等等。视听资料可以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视监控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和运用其他技术设备获得的资料等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5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