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而没有“职工股”。既不能把由职工持股会管理的职工股认为是法人股,也不能把职工股视为个人股,“职工股”缺乏法律地位 法律出版社 2002年10月。 4.何维达主编:《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1月。 5.蒋大兴著:《公司法的展开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33.html -
了解详情
时,部分继承人可签署协议放弃继承权或者免费转让给其中的部分继承人,比如有的案例就是由于继承人过多可能超过股东人数红线而约定仅由部分继承人继承;④股权继承时 股东的股权结构发生变更。大连三垒发起人去世,导致股权变更。千红药业职工持股会成员死亡,继承股权。向日葵外资企业因继承发生股权变动还需要商务部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30.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管态度发生了转变。2000年12月11日,中国证监会法律部发布了《关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能否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复函》(证监会法律部〔2000〕24号) 作为实际出资人的自然人的名下。上述韶能股份、粤高速、海印股份等成功案例已经充分证明,司法确权不失为解决历史遗留的法人股个人化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81.html -
了解详情
员工持股主体。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引入员工持股制度初期,就采用职工持股会作为持股主体。目前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必须按照发起设立进行,且在实际操作 事务承办机构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并重点收集员工道德操作遵从性、本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重大法律纠纷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181.html -
了解详情
可回收股东持有的股权 案例一②被告国有企业改制为某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原告在内的 49名自然人股东(包括部分隐名股东)及职工持股会。原告占有 8%的出资额 并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①《人民法院报》2007年2月17日刊登的案例判解。 ②公司烟台芝罘区人民法院(2007)芝民二初字第 1176号民事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85.html -
了解详情
几种情况及案例: 一、公司章程约定,股东因离职、退休后,经股东大会表决,公司可回收股东持有的股权 案例一② 被告国有企业改制为某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原告在内的 49名自然人股东(包括部分隐名股东)及职工持股会。原告占有 8%的出资额。原告于 2005年 2月主动辞去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20.html -
了解详情
可回收股东持有的股权 案例一②被告国有企业改制为某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原告在内的 49名自然人股东(包括部分隐名股东)及职工持股会。原告占有 8%的出资额 并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①《人民法院报》2007年2月17日刊登的案例判解。 ②公司烟台芝罘区人民法院(2007)芝民二初字第 1176号民事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0.html -
了解详情
收购前首先确定应以哪种主体形式进行收购可以达到既降低收购成本又可以减轻与相关法律相摩擦的目的。MBO收购可以采取的主体形式有自然人、职工持股会或工会、壳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缩写SPV)、信托公司等,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不能尽善尽美。第一,以自然人身份进行收购,这种收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6.html -
了解详情
本公司以外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参股。目前在我国管理层收购案例中,管理者与职工共同收购的案例多数是采用职工持股会的方式实施的。一些地方颁布的法规对管理层和职工 元,均低于公司2000年底每股净资产3.45元。虽说价格略低是考虑了管理层、职工对公司曾作出的贡献问题,但同时也引发出管理层收购后的短期行为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51.html -
了解详情
收购团队进行的管理层收购(BIMBO和CHMBO),员工持股计划(ESOP),职工控股收购(EBO)等形式。二管理层收购若干法律问题管理层收购的运作成功与否 以外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参股。目前在我国管理层收购案例中,管理者与职工共同收购的案例多数是采用职工持股会的方式实施的。一些地方颁布的法规对管理层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