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美公司法的越权规则看我国公司法的经营范围条款我国公司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 要想进入都必须通过重重行政封锁。因此,对一个公司来说,似乎每一项经营权力都是政府赋予的。它不应去考虑不能做什么,只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即足矣。这就使得经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798.html -
了解详情
被视为过时,应被逐渐清除。 三、对越权规则衰落的评价及我国公司法中经营范围条款的思考 越权规则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更准确地说是保护公司的股东 不断被改变。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干预从总体上看在减弱,而法院也在调整自己,前述我国最高法院对合同法的解释即是一个显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47.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也有利于诉讼程序上双方平等权利的实现。 3.商业判断规则是法院回避对商业经营进行实质审查的一种策略 从法院的立场看,法官不是商人,不具有商人 公司的最佳利益就是经营判断原则所要求的善意的内容。 四、商业判断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判断规则的形成与美国特有的公司法产生发展历史和传统商法文化有密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14.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的沿袭与变通。但实施上则出现了问题:一是1993年公司法把公司仅仅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看,而没有首先将其当作投资经营 又是一个市场。成员们可以交换市场准入的让步并达成游戏规则,也可以通过市场的整体性制度框架而构建相应的有竞争力的制度设计。我国公司法的修改不能简单地把思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90.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的沿袭与变通。但实施上则出现了问题:一是1993年公司法把公司仅仅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看,而没有首先将其当作投资 一个市场。成员们可以交换市场准入的“让步”并达成“游戏规则”,也可以通过市场的整体性制度框架而构建相应的有竞争力的制度设计。我国公司法的修改不能简单地把思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56.html -
了解详情
优秀的人才,程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我今天的讲题直接与我国公司法的修正有关。我国现行公司法是93年颁布的,的确应该修改了。修改什么呢?我想无非有 程式过于僵化;公司代表人制度和经理人制度法定化等等。有鉴于此,我国公司法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完善公司治理规则。首先,我国公司法应当注重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5.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劣质证券[77],而应通过强行法,禁止对公司中的基本规则和有关权力分配的普通规则作不公正的修改。四、结论──兼论我国公司法的体系公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支配地位的经济系统称为经理式资本主义。参见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版,第1-10页。[29]在两权分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1.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可见,公司法人这一概念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公司法人不象自然人一样,有血有肉,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法律做出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我们只能在公司与 股权结构特征和实际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治规则(主要是章程和内部细则)。对于前者,我国现行公司法的一个明显失误就是“经理职权的法定化”。既然公司是自治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2.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问题。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我国公司法的显著特征是大量的强制性规范的存在。这使得我国公司法基本上堕落成为一部纯粹的企业管制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 过于僵化;公司代表人制度和经理人制度法定化等等。有鉴于此,我国公司法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完善公司治理规则。首先,我国公司法应当注重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2.html -
了解详情
,进而为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完善提供可资参酌的经验共识。 一、风起云涌的投资者革命重塑了公司法的制度环境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公司法的制度设计并非纯粹的技术规则,而是 股东利用电子网络、邮寄投递、电话、电报、传真等通讯手段就股东大会所议事项进行表决。从性质上看,通讯表决是一种缺席表决,是一种股东表决权的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7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