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具有犯罪能力和肯定法人是犯罪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杜绝了法律自身不明确所导致的理解上或理论上的分歧和混乱①。肯定法人和非法人团体是犯罪行为的 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可通过单位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方式来实现。第36条还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多数人对法院因为法律未规定而拒不理会表示不解和批判,相当多的文章都在探讨这个课题,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舆论俨然成了时髦话题。 2003年, ,而由申请人依据有效赔偿判决书或决定书等,直接向赔偿基金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这样能够最大可能地避免受害人累歪了嘴、跑断了腿也拿不到国家赔偿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54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多数学者、法官、律师不赞成依据《办法》解决医疗损害案件,主张医疗事故仅是追究医院、医生行政责任的根据,不是民事损害赔偿的根据。我自己也是这样主张 解释予以具体化,这就是最高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解释文件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解释文件加以具体化的赔偿标准。你看,关于赔偿标准也是两个法律规定,《条例》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大突破。但是,在保护公民、法人的人身权及制裁违法行为方面,我国法律还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依据、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作一简述。在 人格权给予保护外,还专门制订了隐私权保护法。英国、泰国、埃及、阿根廷等国在精神损害客体上都采取无限制保护制度。在责任方式上,不少国家都采用金钱赔偿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90.html -
了解详情
还不全面、具体,保护范围显得过窄,许多案件中当事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能否得到支持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制要求 》,《人民法院报》,2000年9月23日; ⑸胡兰玲、赵海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点探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⑹吴建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84.html -
了解详情
以外的其他民事合同。但可肯定的是其为在涉外经济交往中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然而,由于其它法律均未对不安抗辩权加以规定, ”。[29]但是,大陆法因为没有明确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自然也没有规定要求违约损害赔偿的权利。《合同法》也没有规定在合同解除后,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0.html -
了解详情
年3月8日制定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人民法院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意义(一) ”一词,从而基本上结束了《民法通则》颁布后我国司法理论界对120条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1〕7号发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html -
了解详情
受害人,保险法第50条就有此规定,新《交通安全法》第76条给出了保险人直接给付受害第三者的法律依据。 在严格责任体制下,在责任险限额内,受害人的 赔司法解释将2001年3月10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限定为纯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3.html -
了解详情
的约定向保险公司主张权利。在确定保险公司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上,其适用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受到人身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988.html -
了解详情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六、损害赔偿的数额 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是 1万5万,特别严重精神损害,赔偿可超过超过5万。 七、离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从目前法律来看,“第三者”承担离婚损害赔偿没有法律依据,对此,最高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