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同形式问题竟然呈现出一种争论愈演愈烈的局面。围绕如何理解《合同法》第36条展开的“合同违反法定形式的法律效果是什么”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考虑到 2款也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登记生效的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拒绝办理抵押登记致使债权人受到损失的,抵押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个问题通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58.html -
了解详情
与债权行为的内容不尽相同,〔11〕物权行为仅仅以物权变动为其法定内容,其所涉及的物权变动,即使不符合债权行为的内容,原则上仍然是当事人所欲为的物权行为, 研究》(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22页;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条”,《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8日;王利明:《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9.html -
了解详情
动产质权人往往是不动产出租人等优先权人的债务人,根据债务人的权利不得优于债权人的原则,不动产出租等优先权应优先于动产质权。? 2)动产质权与一般优先权的竞合? 本应受保护而未作规定,构成法律漏洞。对于此法律漏洞的补充,鉴于物权法定主义,只能通过立法来填补。? 通过上述对优先权制度立法基础的考察,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7.html -
了解详情
个具有完整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债权行为与法定公示方法的完成共同构成物权变动的充分条件。公示行为本身是对债权行为的履行,是 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为背景的区分原则。 二、区分原则的法律构造 要进一步理解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应当从其法律构造入手,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效力评价问题:一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72.html -
了解详情
](3)基于保存费用的理由而创设的优先权发生竞合时,适用倒序原则。(LastinTimeisFirstinRight)即后发生的债权优先于先发生的债权受偿。其理由 本应受保护而未作规定,构成法律漏洞。对于此法律漏洞的补充,鉴于物权法定主义,只能通过立法来填补。?通过上述对优先权制度立法基础的考察,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82.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序。尽管目前我国民事判决的执行程序规定于统一的民事诉讼法中,执行程序也被理解为是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但执行程序具有特有的功能与任务,尤其是执行程序并非审判 ,因其为法定之权利,享有物权即享有物权请求权,于物权之完满状态受有妨害时即可发动,而断无事先约定期限之可能,故其给付迟延的构成如何适用“已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2.html -
了解详情
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 、林木等地上定着物。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原则上为共同财产。(四)如何理解“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1、双方结婚前,各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303.html -
了解详情
和行使物权,其他任何人不能妨害物权人行使权利,该物权就具有正确性。物权正确性的含义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按照物权法定主义,物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类型和 保护的必要性,法律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它们各自受保护的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就涉及到两者的关系。为了加深对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之间关系的理解,我们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89.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在理论上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17] 认识上述概念和三个基本原则对于理解物权行为是很重要的,但是物权行为作为一种理论其构成却不是到此止步,相反它还有很多 已被这些制度抽空。[24]尽管善意取得制度理论上的初衷是基于占有的公信力,但于实际上如何呢?我们以动产的买卖为例,甲卖于乙一幅画,交付后乙转卖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99.html -
了解详情
是近代民商法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取向。就物权公示制度而言,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无论对于物权公示作何理解,此项原则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来自于交易安全的保护”。 (违法行为)之外还存在着一类所谓的“中性行为”。在我看来,基于违法行为的法定主义观念,是不存在所谓的“中性行为”的,即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