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只追究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 (2)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在于:寻衅滋事罪往往是当面地、直接了当地进行。敲诈勒索行为人索取财物是主要目的。因此他为了 以间接的或当面暗示的方法进行,往往采取隐秘的方法,持着不愿让人觉察的态度。 (3)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首先,两者在主观特征上不同。本罪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6.html -
了解详情
多的财物也无意获取。我们应看到这两者的区别,不能不分程度地一概认定为抢劫罪。实践中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界限主要有:1、主观特征上不同。 年8月15日[④]佚名《寻衅滋事罪的适用》,法律屋网2004-5-13 9:37:48[⑤] 佚名《由一案谈抢劫、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三罪的区分》我们学生网2006-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57.html -
了解详情
罪追究刑事责任;后两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三)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在于:寻衅滋事行为人勒索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刺激,故意炫耀,因此 隐秘的方法,持着不愿让人觉察的态度。(四)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1、主观特征上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以满足耍威风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44.html -
了解详情
不对抢劫罪的暴力、胁迫程度进行限定,就会导致大量的敲诈勒索行为成立抢劫罪,因而不妥当。 有的学者认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是指行为人对抓捕人实施足以危及 刑法第269条所规定的犯罪,是盗窃、诈骗、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结合,并认为这种结合是基于刑事政策与处刑方便的理由。可是,从法条的文字表述来看,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93.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行为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极为相似,因而容易将这种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相混淆。要把这两种罪区别开来,主要应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以及犯罪侵害的对象 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4、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行为人勒索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刺激,故意炫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985.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的关键是定敲诈勒索罪还是抢劫罪。两罪都有利用胁迫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但在胁迫的内容和取得财物的时间、方式上有区别。敲诈勒索罪中胁迫的内容不 不执行行为人提出的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实施暴力。而抢劫罪中胁迫的内容是当场实施暴力。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手段与取得财物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且一般不在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25.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一是绑架罪取得财物的时间、地点与实施暴力、胁迫、麻醉等绑架行为的时间、地点是分离 指法律上将两个本来独立的犯罪结合在一起,另规定为一个独立犯罪的情况。绑架罪是非法拘禁罪和敲诈勒索罪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罪名,故不能定非法拘禁罪。最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13.html -
了解详情
罪。若理解为注意规定,则会认为也能构成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进而,不仅发票这种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盗窃、诈骗罪的对象,其他如债权、运输服务等财产性 具有使用凶器的意识,使用凶器的盖然性非常高,从而导致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与抢劫罪没有实质区别。 再次,这种规定可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例如,行为人为了抢劫而携带凶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6.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主张与做法。有的认为应定为抢劫罪、流氓罪(按新刑法典应为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有的认为应定敲诈勒索罪;有的认为凡假冒执法人员 是指出于不正当目的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进行扰乱破坏,情节恶劣的行为。其与抢劫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构成特征上。首先,客体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68.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主张与做法。有的认为应定为抢劫罪、流氓罪(按新刑法典应为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有的认为应定敲诈勒索罪;有的认为凡假冒执法人员 是指出于不正当目的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进行扰乱破坏,情节恶劣的行为。其与抢劫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构成特征上。首先,客体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