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已有法可依。但在环境法制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实际效能尚未达到人们的预期要求,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参与是指在制订公有土地管理规则、做出关于公有土地的决定及制订公有土地的规划时,给受影响的公民以参与其事的机会。包括给他们以参加在受影响的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29.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的环境法典还能够大大加强环境法律规范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与执行力。 我们认为,我国的环境法已具备了法典化的条件和基础。首先,环境立法比较全面。我国颁布的 中的诉讼主体地位,将诉讼主体由直接受到损害的公民扩大到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将提请司法审查和行政复议的范围由具体行政行为扩大到具体行政行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98.html -
了解详情
也表明人权法在国际环境法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仍不确定,仍处于争论之中。 1994年联合国防止歧视与保护少数民族附属委员会发表了《人权与环境原则草案》,其 对个人环境诉讼进行裁判。现有的公民及政治权利还可以为个人提供获取环境信息、司法救济以及参与政治决策的途径。这样,通过加强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保护,通过促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40.html -
了解详情
科学的环境立法体系。目前此方面主要工作包括: 1、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作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立法依据,并将环境民主与环境法制有机结合起来,以落实 的原则性规定(如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交流的原则、程序等)。 3、整合完善作为传统环境法基本内容与在现代环境法中依然重要的污染防治法,如梳理其中与环境基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90.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并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确立为环境保护保护的一项原则。在我国,宪法和环境法中也对公众参与原则作了相关规定。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环境保护属于一项重要的国家事务,据此,我国公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48.html -
了解详情
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他们不仅要以观察者的视角洞察和发现公民的公共意见,而且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政治过程中的公共意志形成之中。就环境法律而言,程序技术 制度,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环境法学者认真对待的理论问题。程序技术专家在公民与政府之间架起的一道沟通的桥梁,也许就是中国法律演化众多方向中的一条可能进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296.html -
了解详情
法做出了规定。1998年法国颁布的《环境法典》第110条指出:根据第1项指出的参与原则,人人有权获取有关环境的各种信息。其中主要包括有关 (3):6470. [7] 莫神星.借鉴外国宪法,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J].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网站。 [8] 韩利琳,张力.环境跾披露制度研究[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69.html -
了解详情
也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呼唤法律法规尤其是环境法的深刻 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12.html -
了解详情
广泛性、综合性及其与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关联性,决定了基本法或综合性的准基本法在其法治建构中的意义。考察不同法律文化下的环境法立法模式,我们注意到,尽管 服务的政府,如何平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益缺乏考虑;政府权力垄断与社会要求分权的冲突。《环境保护法》对公民参与环境事务的权利虽有提及,但是更多是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69.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原则。环境民主是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和政府履行其环境保护职责的需要,是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可靠保证。但这一原则有赖于公民环境权的 入侵防治和外来物种引入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作用。 (二)《生物入侵防治法》应确立的原则 环境法基本原则在生物入侵防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生物入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63.html -
了解详情